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5月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来了

2017-05-18 11:16 作者: 教育部 来源: 教育部 浏览:
摘要: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将于5月24日在京举行。会议期间,双方各领域将举办7项配套活动,签署7项合作协议,并对外公布25项2...
 
  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将于5月24日在京举行。会议期间,双方各领域将举办7项配套活动,签署7项合作协议,并对外公布25项2017-2018年各领域重点合作项目。
 
  会议都有哪些内容?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会议有哪些看点?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将于5月24日在京举行。本次会议将以“人文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明确中德两国政府对开展人文交流的决心与信心,重申双方共识并确定未来合作重点目标及项目。
 
  刘延东副总理和加布里尔副总理将共同出席会议,发表主旨讲话,签署《联合声明》并见证签署有关领域7项合作协议。
 
  机制中德双方成员单位、德国驻华使领馆、双方学生及有关机构代表代表将参加会议,会议规模约200人。会议将对媒体开放。
 
  会议有哪些配套活动?
 
  为突出人文交流色彩,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会议期间还将举办7项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
 
  1
 
  学习互鉴 文化融合
 
  ——中德留学45周年
 
  邀请中德建交后老中青三代赴德和来华留学代表,采取讲故事和对话形式,分享其留学期间的珍贵经历,从不同视角展现留学在促进中德交往方面的重要桥梁作用。
 
  2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
 
  ——寄语中德职教未来发展
 
  展示中德职教合作成果,以“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融合为出发点,推动中德两国合作,培养更多、更扎实的大国工匠。
 
  3
 
  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精品展
 
  4
 
  中德青少年国际营地论坛活动
 
  邀请中德代表和专家分享青少年营地的发展和管理经验,探讨营地的国际交流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模式。
 
  5

  中德足球合作成果展
 
  6
 
  举办青少年足球精英教练员培训班
 
  邀请国青队德籍主教练拉斯为全国U18和U16年龄段队伍男女足球骨干教练员授课。
 
  7
 
  德国电影回顾展
 
 
  会议有哪些成果设计?
 
  ◆ 双方主席签署中德政府关于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
 
  ◆ 梳理并公布2017-2018年度机制各领域合作重点项目清单(25项)。
 
  ◆ 各领域签署合作协议7项。
 
  链接 
 
  对话机制是如何建立的? 
 
  ○ 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提出应加强中德人文交流,得到德方的积极响应。
 
  ○ 2016年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人文交流对建立和维护充满信任的友好关系具有核心意义。
 
  ○ 同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默克尔总理就推进中德两国人文交流、适时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 同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赴德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并出席两国人文交流活动期间,分别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外长施泰因迈尔(现任德国总统)就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进行了沟通。双方均表示将积极支持和推动机制的建立,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多活力。
 
  对话机制有哪些内容? 

  经中德双方协商,机制目前包含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5个领域。随着机制运行的不断成熟,双方将逐步纳入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领域,不断扩大机制内涵。
 
  建立对话机制有何意义?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经过45年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德关系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务实合作达到很高水平。
 
  特别是近年来,双方高层交往十分密切,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务实合作成效显著,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取得进展。
 
  在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将为双方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平台,将现有成功但各自独立的活动和项目整合在一个框架内,为两国民间交往开辟更多渠道,为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内容的日益深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政治互信一道成为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
 
  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德两国长久合作的民意基础,更有利于双边和多边文明互鉴,具有全球意义。

(来源:微言教育)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