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术观点|束定芳:高校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

2018-12-09 16:32 作者: 语言学通讯 来源: 语言学通讯 浏览:
摘要:学术观点 编者按: 近期对于英语专业存在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学界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针对一些流传极广的谬见,有识之士频频发声。在破除偏见误解之余,我们更需要合理有效的对策为英语专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语言学通讯近期也调查了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度...
学术观点

编者按:

近期对于英语专业存在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学界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针对一些流传极广的谬见,有识之士频频发声。在破除偏见误解之余,我们更需要合理有效的对策为英语专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语言学通讯近期也调查了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度,做成数据图,请各位读者自行发现结果。

本期学术观点特别推荐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2015年发表于《中国外语》的文章“高校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高校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
 

要: 高校英语专业目前遇到了生存危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调控,英语专业点数量和学生招生盲目膨胀;由于理论研究薄弱,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和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但是,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也为英语专业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作者认为,英语专业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1)培养高水平的英语技能型人才,如高级翻译、高级师资等;(2)培养高水平的国别研究人才;(3)培养用英语教授中国语言、传播中国文化的海外师资。

主题词: 英语专业;复兴;路径;

文献来源: 束定芳.高校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J].中国外语,2015,12(5):4-8.

 

学者简介: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秘书长,Journal of Pragmatics、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2017),兼任上外附中校长。2001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12)、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等。束定芳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著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1996,2008)、《隐喻学研究》(2000)、《现代语义学》(2000)、《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2004)、《认知语义学》(2008)、《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2010)、《中国外语战略研究》(2012)、《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2013)等,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2016)等,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是我国外语界学术著作被引用率(H指数)最高的学者之一。


束定芳教授


1、引言

本文题目本想用《英语专业救赎之三大路 径》,但又怕引起不太好的联想。 “ 救赎 ” 者, 原来有罪也。英语专业培养过那么多人才,为 国家做出过那么多贡献,功劳很大,说它有罪 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当然, “ 救赎 ” 也可以指 “ 变 坏的人又被外界改正 ” 。 但英语专业仍旧不能说是变 “ 坏 ” 了的, 顶多也就算有点变了 “ 质 ” , 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鸡肋。选择 “ 复兴 ” , 是因为复兴隐含着 “ 曾经辉煌过 ” 。英语专业历 史上辉煌过吗?答曰:是。当年出过钱钟书、 许国璋、柳无忌、资中筠等人的英语专业当然 辉煌过。 20世纪80年代初英语专业也曾经辉 煌过:虽然已大不如从前,当时的英语专业录取的分数比其他文科专业低很多,数学还不用 考。但即便这样还是出了很多人才,如今活跃

在英语界的中年骨干都是那时候培养的。 复兴一词加了引号, 无他,为了强调而已。 我这里说的复兴, 应该理解成一种 “ 凤凰 涅槃 ” ,或者是 “ 浴火重生 ” :既要重铸原来的辉煌,又要有全新的面貌和灵魂;既要培养为社 会现实需求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又要为未来能 出学贯中西的大家做铺垫;既要服务国家和民族兴盛的大利益,又要满足个人就业或自我完 善的小需求。

 

欲如此,必认真审视世界发展之趋势,中 国发展之大势,中国教育发展之特点,同时,更需要了解语言之本质与特征,语言专业之功能,以及大学教育之使命。本文试说之。
 

2、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

英语专业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处境呢?说得严重一些:英语专业几乎到了 “ 最危险的时刻 ” , 专业将不专业(套用 “ 国将不国 ” ),即将 被人厌弃;说得含蓄一些:英语专业已在很大程 度上被市场化、低端化、工具化所绑架(有的可 能是自愿的,甚至是主动的),前景堪忧。

表现之一:连续3年, 英语专业毕业生高 居 “ 最难就业 ” 前三名 ①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即便 找到了工作,但并非发挥其英语之长。

表现之二:全国1000多所高校,几乎90% 的学校都办了英语专业 ② 。以每个学校每年100人计算,四个年级在校学生就达到了40多万人 ③ 。 研究生也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有的并不具备相应师资条件的高校英语专业每年招收研究生竟然达100—200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据说是办学成本低:只需要一些懂英语的老师,不需要实验室,甚至不需要多少图书。成 本低,就意味着收益大。

表现之三: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好, 但学生的学习动力、英语水平越来越不敢恭维。 英语专业毕业没读过几本英语文学名著的比比皆是(一些学校也没这个要求)。不少学生确实懂一些英语,能应付一些日常交流,但要进 行高层次的交流或翻译那就勉为其难了。 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 “ 人才济济 ” , 但 “ 高端人才 ” 稀缺。 语言都没真正过关, 更没有什么 “ 英国通 ”“ 美国通 ”“ 澳大利亚通 ” 等专门型、复合型的人才了。

表现之四: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已很难 生存。语言文学专业已名存实亡,代之以英语加商务、英语加翻译的所谓更符合市场需求的 复合型专业。有的国家重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 居然在极力淡化其 “ 师范 ”性,以毕业后不必做老师吸引学生。

 

以目前的课程设计、师资水平和教学管 理,英语专业要培养出真正的创新性人才,或者说再出像林语堂等那样学贯中西的 “ 大师级 ” 人才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近年来, 英语专业的学生被认为是高校文科类专业中最不会写文章、做研究的人,到了硕士、博士层次更是如此。

有人会说,不要说学生做不到了,英语专业的老师又如何呢?

这也算点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了:老师就这个水平,大学氛围就这样,还能指望学生怎样呢?然而,今日的老师,不就是昨日的学生吗?今日的学生,不就是明日的老师吗? 恶性循环何时了?

客观、理智地进行分析, 英语专业之所 以落到如今这步田地,除了外界不可抗拒的大环境原因外,最重要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缺乏战略性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师资质量低下、评估与管理混乱。

第一,缺乏战略性规划。简言之,就是未能对英语专业准确定位。英语专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英语专业应该为什么服务?办英语专业应该具备什 么样的条件?当今世界,人人都该学习英语。 但绝不需要人人都读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是为那些此生注定与英语结下不解之缘、一辈子从事英语研究或教学的职业或运用英语进行 高层次跨文化交流的人服务的。 说得直白一些, 英语专业应该是培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者、高级翻译、高级师资、高级对外交流人才的专业。定位应该是精英教育,绝非普及,因为普及应该在中小学就基本完成, 大学英语补充之。

英语专业的规划, 按照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应该是教育部和各高校两方面的事 情。规划的要点包括:专业点的数量、层次, 专业方向的侧重,招生数量,课程设计,师资配备,等等。然而,虽然教育管理部门或相关 的专业机构有这样的职能,但并没有能把这些 事情做到位。

第二,理论研究薄弱。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研究薄弱,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尤 其薄弱。专业设置、评估理论研究几乎没有。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考试题往往也是仓促中急就的,又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或操作 手册指导,难免有时会 “ 跟着感觉走 ” 。

第三,师资质量存在问题:这既是因,又是果。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重视。有的高校意识到了,所以在追求教师 的高学历,在追求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但大家都知道, 学历不意味着水平, 尤其是在中 国。发表论文的数量,也不能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外语专业教师最需要的是:语言基本功 (外语和母语),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研究 能力。

第四, 评估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标准。中国大学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机制使得专家和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和做法根本得不到实施。

 

那么,英语专业如何走向复兴?必曰:绝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中浴火重生、强势复兴。

英语专业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处境呢?说得严重一些:英语专业几乎到了 “ 最危险的时刻 ” , 专业将不专业(套用 “ 国将不国 ” ),即将 被人厌弃;说得含蓄一些:英语专业已在很大程 度上被市场化、低端化、工具化所绑架(有的可 能是自愿的,甚至是主动的),前景堪忧。

表现之一:连续3年, 英语专业毕业生高 居 “ 最难就业 ” 前三名 ①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即便 找到了工作,但并非发挥其英语之长。

表现之二:全国1000多所高校,几乎90% 的学校都办了英语专业 ② 。以每个学校每年100人计算,四个年级在校学生就达到了40多万人 ③ 。 研究生也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有的并不具备相应师资条件的高校英语专业每年招收研究生竟然达100—200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据说是办学成本低:只需要一些懂英语的老师,不需要实验室,甚至不需要多少图书。成 本低,就意味着收益大。

表现之三: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好, 但学生的学习动力、英语水平越来越不敢恭维。 英语专业毕业没读过几本英语文学名著的比比皆是(一些学校也没这个要求)。不少学生确实懂一些英语,能应付一些日常交流,但要进 行高层次的交流或翻译那就勉为其难了。 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 “ 人才济济 ” , 但 “ 高端人才 ” 稀缺。 语言都没真正过关, 更没有什么 “ 英国通 ”“ 美国通 ”“ 澳大利亚通 ” 等专门型、复合型的人才了。

表现之四: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已很难 生存。语言文学专业已名存实亡,代之以英语加商务、英语加翻译的所谓更符合市场需求的 复合型专业。有的国家重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 居然在极力淡化其 “ 师范 ”性,以毕业后不必做老师吸引学生。

 

以目前的课程设计、师资水平和教学管 理,英语专业要培养出真正的创新性人才,或者说再出像林语堂等那样学贯中西的 “ 大师级 ” 人才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近年来, 英语专业的学生被认为是高校文科类专业中最不会写文章、做研究的人,到了硕士、博士层次更是如此。

有人会说,不要说学生做不到了,英语专业的老师又如何呢?

这也算点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了:老师就这个水平,大学氛围就这样,还能指望学生怎样呢?然而,今日的老师,不就是昨日的学生吗?今日的学生,不就是明日的老师吗? 恶性循环何时了?

客观、理智地进行分析, 英语专业之所 以落到如今这步田地,除了外界不可抗拒的大环境原因外,最重要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缺乏战略性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师资质量低下、评估与管理混乱。

第一,缺乏战略性规划。简言之,就是未能对英语专业准确定位。英语专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英语专业应该为什么服务?办英语专业应该具备什 么样的条件?当今世界,人人都该学习英语。 但绝不需要人人都读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是为那些此生注定与英语结下不解之缘、一辈子从事英语研究或教学的职业或运用英语进行 高层次跨文化交流的人服务的。 说得直白一些, 英语专业应该是培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者、高级翻译、高级师资、高级对外交流人才的专业。定位应该是精英教育,绝非普及,因为普及应该在中小学就基本完成, 大学英语补充之。

英语专业的规划, 按照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应该是教育部和各高校两方面的事 情。规划的要点包括:专业点的数量、层次, 专业方向的侧重,招生数量,课程设计,师资配备,等等。然而,虽然教育管理部门或相关 的专业机构有这样的职能,但并没有能把这些 事情做到位。

第二,理论研究薄弱。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研究薄弱,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尤 其薄弱。专业设置、评估理论研究几乎没有。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考试题往往也是仓促中急就的,又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或操作 手册指导,难免有时会 “ 跟着感觉走 ” 。

第三,师资质量存在问题:这既是因,又是果。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重视。有的高校意识到了,所以在追求教师 的高学历,在追求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但大家都知道, 学历不意味着水平, 尤其是在中 国。发表论文的数量,也不能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外语专业教师最需要的是:语言基本功 (外语和母语),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研究 能力。

第四, 评估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标准。中国大学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机制使得专家和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和做法根本得不到实施。

 

那么,英语专业如何走向复兴?必曰:绝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中浴火重生、强势复兴。英语专业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处境呢?说得严重一些:英语专业几乎到了 “ 最危险的时刻 ” , 专业将不专业(套用 “ 国将不国 ” ),即将 被人厌弃;说得含蓄一些:英语专业已在很大程 度上被市场化、低端化、工具化所绑架(有的可 能是自愿的,甚至是主动的),前景堪忧。

表现之一:连续3年, 英语专业毕业生高 居 “ 最难就业 ” 前三名 ①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即便 找到了工作,但并非发挥其英语之长。

表现之二:全国1000多所高校,几乎90% 的学校都办了英语专业 ② 。以每个学校每年100人计算,四个年级在校学生就达到了40多万人 ③ 。 研究生也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有的并不具备相应师资条件的高校英语专业每年招收研究生竟然达100—200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据说是办学成本低:只需要一些懂英语的老师,不需要实验室,甚至不需要多少图书。成 本低,就意味着收益大。

表现之三: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好, 但学生的学习动力、英语水平越来越不敢恭维。 英语专业毕业没读过几本英语文学名著的比比皆是(一些学校也没这个要求)。不少学生确实懂一些英语,能应付一些日常交流,但要进 行高层次的交流或翻译那就勉为其难了。 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 “ 人才济济 ” , 但 “ 高端人才 ” 稀缺。 语言都没真正过关, 更没有什么 “ 英国通 ”“ 美国通 ”“ 澳大利亚通 ” 等专门型、复合型的人才了。

表现之四: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已很难 生存。语言文学专业已名存实亡,代之以英语加商务、英语加翻译的所谓更符合市场需求的 复合型专业。有的国家重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 居然在极力淡化其 “ 师范 ”性,以毕业后不必做老师吸引学生。

 

以目前的课程设计、师资水平和教学管 理,英语专业要培养出真正的创新性人才,或者说再出像林语堂等那样学贯中西的 “ 大师级 ” 人才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近年来, 英语专业的学生被认为是高校文科类专业中最不会写文章、做研究的人,到了硕士、博士层次更是如此。

有人会说,不要说学生做不到了,英语专业的老师又如何呢?

这也算点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了:老师就这个水平,大学氛围就这样,还能指望学生怎样呢?然而,今日的老师,不就是昨日的学生吗?今日的学生,不就是明日的老师吗? 恶性循环何时了?

客观、理智地进行分析, 英语专业之所 以落到如今这步田地,除了外界不可抗拒的大环境原因外,最重要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缺乏战略性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师资质量低下、评估与管理混乱。

第一,缺乏战略性规划。简言之,就是未能对英语专业准确定位。英语专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英语专业应该为什么服务?办英语专业应该具备什 么样的条件?当今世界,人人都该学习英语。 但绝不需要人人都读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是为那些此生注定与英语结下不解之缘、一辈子从事英语研究或教学的职业或运用英语进行 高层次跨文化交流的人服务的。 说得直白一些, 英语专业应该是培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者、高级翻译、高级师资、高级对外交流人才的专业。定位应该是精英教育,绝非普及,因为普及应该在中小学就基本完成, 大学英语补充之。

英语专业的规划, 按照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应该是教育部和各高校两方面的事 情。规划的要点包括:专业点的数量、层次, 专业方向的侧重,招生数量,课程设计,师资配备,等等。然而,虽然教育管理部门或相关 的专业机构有这样的职能,但并没有能把这些 事情做到位。

第二,理论研究薄弱。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研究薄弱,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尤 其薄弱。专业设置、评估理论研究几乎没有。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考试题往往也是仓促中急就的,又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或操作 手册指导,难免有时会 “ 跟着感觉走 ” 。

第三,师资质量存在问题:这既是因,又是果。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重视。有的高校意识到了,所以在追求教师 的高学历,在追求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但大家都知道, 学历不意味着水平, 尤其是在中 国。发表论文的数量,也不能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外语专业教师最需要的是:语言基本功 (外语和母语),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研究 能力。

第四, 评估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标准。中国大学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机制使得专家和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和做法根本得不到实施。

那么,英语专业如何走向复兴?必曰:绝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中浴火重生、强势复兴。
 

3、英语专业“复兴”之历史性机遇

虽然说,市场经济对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 专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经济 “ 全球化 ” 的浪潮、 “ 国际化 ” 的趋势和 “ 专业化 ” 的要求也为英语专业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这是由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专业的特点所决 定的。

语言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语言专业的特点 又是什么?

一个比较传统的定义是: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一个更深刻一点的定义是:语言也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更现代一点的定义是:语言是人类认知工具之一,也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造就的一个特殊认 知现象。

就此我们可以明白,语言是复杂的。语言 是工具, 可以通过语言来学别的东西。 但语言又体现了文化, 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可以通过学文化学语言, 也可通过语言来学习文 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谓此 “ 文以载道 ” 。语言也 是认知工具,通过语言学习,可以训练人的思 维能力。

那么语言专业的特点是什么呢?一是把 语言本身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好了可以 去教别人,去研究语言与人与社会和文化的关 系,或者通过翻译帮助别人理解其他文化;二是可以通过语言去研究一个文化,一个文明; 三是把语言作为高级工具,去学习和研究另外一个学科的知识,服务社会。

所以,语言专业也是可以有侧重点的。但既然成为大学里的专业,就应该着眼高端,而不是一般的语言能力训练,培养只会说一些 “ 外 国话 ” 的普通人。

那么,根据目前世界和中国之大势,高等教育之特点,英语专业应该如何定位呢?笔者个人认为,可以有三个侧重点:一曰培养高端外语师资,二曰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三曰培养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性人才。

经济全球化需要高端国际性人才, 而国 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师资。我们的依据来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第48条: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开放促改 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 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 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 和竞争力。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 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逻辑的推论:培养大批的国际化人才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培养一大批国际化的师资,即英语好、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既要研究又要能教)的英语或专业教师。

第二个依据来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 高教30条 ” )的第二条: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 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 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 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 和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 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 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 科, 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 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加强 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 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 业特色。

 

逻辑的推论:高校办出特色,不同学校的 英语专业也应该为这个特色服务,成为该特色的一部分。例如,石油大学的英语专业应该培 养懂石油专业的英语专业人才,艺术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培养与某些艺术专业高度相关的英语专业高端人才:无论是翻译还是师资。

第三个依据来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1条:

还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促进国际汉语教 育科学发展。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鼓励高校 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实施 “ 当代中 国学术精品译丛 ”“ 中华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 ” 项目,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国 际性研究数据库和外文学术网站。

 

逻辑的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外语水平相当高、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人才。
 

4、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
 

根据前面的讨论,英语专业的复兴可以在 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高端英语技能型人才、国别研究人才和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人才。

4.1高端英语技能型人才 

这里特别强调 “ 高端 ” ,以区别于非英语专 业的英语技能培训。

高端英语技能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人才、 高级师资以及高级外事服务人才。

高级翻译人才包括同声传译、高级口译、 高级笔译,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但缺口很大; 高级外事人才包括英语记者和编辑、外交从业 人员等等。这里着重谈谈高级英语师资。

高级英语师资主要指大学和中小学英语师资。这样的师资从本科开始培养,应该一直延续到硕士博士,甚至更后面。中小学需要语言能力强,同时还懂语言教学规律的教师。但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是,现在连师范院校都不把 培养合格的师资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语言教师,不是只要会讲这种语言的人就可以做的,否则每个中国人不都可以教中文了?

高级外事服务人才的主要特点就是英语好,懂国际规则。这个国际规则包括一般的国际惯例或(和)某一专业领域的规则。

这里顺便提一下 “ 商务英语专业 ” 。 “ 商务英语 ” 可以接受,从事国际 “ 商务活动” 的人应该学一点商务英语,或者说 “ 商场英语 ” ,但 “ 商务英 语 ” 作为一个语言专业可能并不十分合适,它实际上相当于ESP,但又不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结合。从社会需求来讲,它最终还是应该与某一具体的商务专业结合起来,培养懂某一专业领域国际规则的高水平语言技能型人才。

4.2国别研究人才 

国外有很多 “ 中国通 ” ,但中国缺少真正的 “ 外国通 ” 。经济全球化和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大量的 “ 某国通 ” 甚至 “ 全球通 ” 。 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大批的文化研究人才(包括高级语 言文学研究人才),外国政治、经济、教育、 军事研究人才。可能的路径是:英语为基础、 多语种、复合型。同时,也可以与高校特色办学结合起来。 举个例子, 德国曼海姆大学曾 经出过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经济学已成为该校的一个重要特色。 该校的部分英语专业学生除了拿英语专业的一个学位外, 还修经济学的学位课程。 一些学生获博士学位后,就可以用英语开设经济学的一些基础课 程。根据这一经验,我们也可以对英语专业进行一些调整。例如,浙江师范大学有个非洲研究中心, 非洲研究已成为该校的一个重要特色。那么,该校的英语专业一部分学生就可以考虑,先过英语关,拿一个英语专业学位, 然后学一门某一非洲国家的语言,研究该非洲国家的某一方面,最终成为研究该国家或与该国打交道的专业人才。再如,西藏大学的英语专业,部分学生除了英语过关以外,可以再学一门印度语,以后专门从事与印度有关的研究和外事工作,等等。

 

4.3 高端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人才

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包括对外汉语教师或汉学专业教师。这个需求将是巨大的。 这不仅仅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也是中国年轻一 代更深入地了解本国文化、欣赏本国文化,同时进一步理解世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 的重大举措。目前已有对外汉语专业,但一般在中文系。外语院系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 文化传播 可以扬长 “ 补 ” 短:长是外语,以及外 语教学理论,短是汉语和中国文化,不是避, 而是补,不是一般地补,而是大补。所以,该专业应该基础阶段打英语基础,高级阶段专攻汉语和中国文化,外加外语教学理论。

其实, 特色办学还应该体现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办的英语专业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作为专业的外国语大学,可以包括以上三类高端英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应该侧重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 而其他专业类院校就应该侧重培养与本校强势学科或办学特色有关的英语专业培养。 换言之, 英语加某一特色专业, 可以是师资或翻译,也可以是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从业人员。

要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寻求突破:国际化、经典阅读、海外学习。国 际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师资的国际化,也就是 国际招聘;课程的国际化,也就是课程的内容 和质量要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平,而且是用英语 授课;三是学生的国际化:中国学生应该与海 外学生一起学习。在课程体系中加大经典(中 外)研读的分量,这不但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也能推动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最后是 海外学习, 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争取机会到所学语言国家,特别是准备研究的国家去学习和考察一段时间,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唯其如此,才可能称为名副其实的 “ 国际性 ” 人才,符 合这个时代的需要。 而学校的一切工作, 都 应该是为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服 务的。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主要观点:(1)英语专业已到了危机四伏的紧急关头,必须有所作为;(2)大势已经初现, 历史的机遇已经来临:全球化、国际化、专业化。识大势者、 顺大势者昌,逆大势者亡;先知先觉者、勇于 实践者赢,稀里糊涂者、骑墙观望者、浑水摸鱼者、破罐破摔者输;(3)英语专业的改造和发展可以有三大方向、三大分工、三大举措。三大方向者:高端技能(翻译、教师、外 事)型,研究(外国通)型,(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型。三大分工者:外国语大学,三个方向兼顾,侧重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侧重高级研究型人才培养;专业院 校注重特色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三大举措者:国际化、海外游学、经典研读。


注释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 本科中法学、英语等专业就业率低, 被评为红牌警告专业。

②2013 年9月9日, “ 上大学网 ” 发布《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 根据教育部《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进行统 计, 对布点高校最多的 55 种本科专业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在高校当中布 点最多。全国1 166所本科高校中, 有903所大学开设了英语本科专业,占我国本科高校总数的77.4%。见http://www.sdaxue.com/top/91. html。

 

③胡文仲, 《 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改革三十年 》 , 《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2日第11版。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 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布局与 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7): 1-5.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Z]. 2010年7月.

[3] 胡文仲 . 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改革三十年 [N].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12日第11版.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 若干意见 ( “ 高教30条 ” ) [Z].2012年3月.

[5]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Z].2013年11月.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