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重塑教育 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2019-12-29 15:18 作者: 席酉民 钞秋玲 来源: 《北京教育》 浏览:
摘要:摘 要: 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强化了全球的互联和相互制衡,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因链接革命和人工智能,使得社会行为和规范,包括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等会发生很多颠覆性变化,会诱发各类...

摘 要: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强化了全球的互联和相互制衡,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因链接革命和人工智能,使得社会行为和规范,包括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等会发生很多颠覆性变化,会诱发各类范式革命及社会转型或重塑,全球教育也迎来了一个重塑的时代。如何捕捉机遇?如何帮助学生在这样的世界中更好生存?利用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国际化助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以融合创新引领新时代的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重塑教育;一流人才;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怎么重塑?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傅明哲(Ming-Zher Poh)曾做过一个实验,用可穿戴式传感器监测学生整周大脑的活动状态,结果发现: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大脑活动最不活跃,而在做实验、做作业、自学、考试甚或做梦时大脑却高度活跃。2015年,澳洲青年基金会从2012年到2015年6,000多个数据源收集了420多万份岗位信息,最后发现最受企业青睐和增长最快的前四项技能分别为: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212%)、审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158%)、创造力(Creativity,65%)和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26%)。即使那些增长不快但企业仍关注的技能是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关系构建、沟通能力、金融素养等,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也明显关注不够,主动训练不足。世界发展的趋势、社会的需求、上述试验及调查的分析都在告诉我们:现有的人才观念需要调整,教育理念亟须改变,育人过程、教学方式、教育生态亟须全面重塑!

有教育家指出,上述变化对教育者来说是一个警醒(Waking up call),遗憾的是不少人还未醒来,一些人醒了但尚未起床;令人高兴的是已有一些行动起来的人。例如:斯坦福大学为了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提出了21世纪大学育人目标是:掌握知识(Owning Knowledge):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合,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分析哲学;磨炼能力(Honing Skills and Capacities):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美学与审美能力、形式和定量推理能力、历史思考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责任感(Cultivating Responsibility):包括个人和社会责任感、伦理和道德、跨文化跨种族认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包容慷慨的品质以及富有同情心;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掌握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去创建新的链接,解决新问题,应对各种外界挑战和机遇,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成为创新型人才。[1]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诞生于这个伟大却充满挑战的时代,立志在建设一所高水平国际化大学的同时,希望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一种方案。考虑到全球教育模式需要重塑和升级,所以不能简单拷贝外国或中国现有模式,而是利用自身国际化办学的机会,整合东西方文化和最优实践成果,根据未来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

办学理念清晰,定位准确,战略规划全面

西浦以建立“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为宏伟愿景,融合东西方文化与教育精粹,整合全球资源,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有利于知识工作者和组织效率释放的新型大学组织管理体系、新型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发展。

通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西浦发展的1.0版本:在教育上初步形成了创新型的国际化专业精英培养模式,在大学运行上形成了一种网络化、平台式的大学组织管理体系,在大学与社会互动和服务方面,形成了开放式的校园和大学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以及共生共享的生态体系。同时,西浦建设了辐射和影响全国的教育领导力研究与培训基地—西浦领导力与教育前沿研究院(ILEAD),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育人体系的研究、培训与咨询、教育与评估、教育改革创新社区四个方面来全面推动全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孕育“五星”育人模式

西浦回归大学本质,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 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素养、能力和知识三大体系的“世界公民”。研究明确了素养、能力和知识体系及各自五方面的内涵,构建了五星的教育策略及支撑体系。

一是知识体系:生存与自我管理的哲学与智慧;不断丰富的国内外生活体验;人生和工作的艺术与技巧;科学思维与知识体系;技术与工具的使用。二是能力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整合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主动的态度和坚实的执行力;积极探索与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精神和行为能力。三是素养体系: 核心思想—快乐生活、成功事业;核心价值观—创新和贡献;核心目标—提高人类生存能力;核心伦理原则—和而不同;核心世界观—全球视野与练达。四是综合教育策略:不断重塑学习和教学;帮助学生从各类活动和组织中学会成长;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以国际氛围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五是网络化支撑系统:以“多元、规则、创新、自由和信任”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系统;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水准的学术服务与支持系统;强大的学生学习支撑和服务平台;高效的网络化的学校运行支持系统;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系统。

搭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服务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是为学生搭建一个成长和自由发挥能力的舞台,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快健康成长。为此,西浦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与学校服务和引导相结合,搭建各种服务平台,系统地支持学生自治、自理、自我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三维度、九方面的转变,即从孩子到年轻成人再到世界公民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的转变,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学习再到重视人生规划的转变。大学视学生为年轻的成人,既强调他们成人的责任,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为有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西浦倡导研究导向型学习、教学和工作,建立了四大导师体系,试图从国际视野、社会价值、人际关系、科学技术、学会学习五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以“研究导向”重塑现代教学与管理体系

在知识获取日益便捷的当代,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或知识灌输式教育方式,重塑教学和大学运作,以使学生在校园获得最大价值。为此,西浦以研究导向重塑教育,具体包括研究导向型教师:西浦所有教师既要教学又要研究,还要从事相应的学术管理工作;研究导向型学习:鼓励从现象或问题入手,帮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和理解知识,转变为通过研究学会学习。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审辨式思维;塑造学生创造性行为;帮学生形成复杂心智[2-3];练就终生学习的能力。学生在研究导向型的学习过程中,可从五个方面获益:搜寻知识、整合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一是研究导向型教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根据所教课程知识相关的现象、任务甚至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入手,有节奏和步骤地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解释现象、回答问题、应对挑战,从而掌握知识体系、提升能力和改变自我。二是研究导向型管理:大学是典型的知识组织,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生事物和事务,即使是一般性管理工作,也要以研究为导向,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以保持持续创新的机制和状态。

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体系

为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系统、十五个方面全面发展,西浦构筑了多层服务体系。一是文化和自我教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围绕“五星育人模式”,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学思想教育”发展策略和方式,让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对中国历史、文化、国情、法律、治理、政治有深刻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正确态度和能力。进一步通过自我管理、数字公民、可持续绿色发展、创新创业、社会责任与慈善等课程强化素养教育。二是本科生的四大导师体系:学术导师,由院系的专业课教师兼任,依据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建议与帮助,以促进学生的学术进步;校外导师,由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兼任,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人生经验和职场规则,帮助学生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与社会适应力;生活导师,为学生提供非学术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支持,并辅以强大的帮助体系,如学业进展委员会、心理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学能提升中心等;学友导师,通过新老学生、海内外学生间的朋辈互助,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西浦文化,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规划大学生活,实现自我发展。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职责意识,增进学生间的互助关系。

以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保障高水平的教育探索

西浦按照国际知名大学标准向全球招聘教师,并注意保持国籍和背景的多元化,以利创新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研究实践。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700多位(外籍70%左右,非华裔外籍50%左右)。大多教师都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另外,西浦还聘用国际顶级教育猎头公司面向全球选聘高端人才。

高水平的国际化战略及有效实施

国际化是西浦的基因,但西浦国际化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指标层,更看重的是国际化机制的营造和国际影响,包括四个层次:要素层,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课程以及设施等要素的国际化;机制层,主要是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大学管理、校园文化的国际化,以使西浦师生融入到世界的学术活动中,同时吸引国际学者来西浦合作和交流,还能够整合世界资源支持师生学习和研究;功能层,支持西浦及其师生登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和影响;质量层,西浦非常重视国际专业认证,目前已完成了建筑学等的国际认证,在认证的基础上,试图从多方面创新超越。

健全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确保中英双学位的授予质量,西浦接受来自利物浦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的认证及中国教育部的评估。西浦努力吸收美国教育体系的灵活性、英国教育体系的质量保证、中国及苏联体系的重基础(变其被动方式为主动和研究导向方式),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国家化创新性的教育体系。建立了以外部机制为控制点、牵制内部质量管理流程的一套融合中西方优点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国家层面:在接受中国国家高等教育的考核和评估的同时,受英国QAA从课程设计、审批、监控和评估程序等全方位监管。二是大学层面:学校在螺旋式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接受利物浦大学对西浦五年一次的学位授予权评估、一年一次的回访监控以及日常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校战略规划、组织结构、政策、质量保障体系、师资、学生体验、教学与评估、学习资源、招生与品牌、学生统计数据、合作伙伴协议、政府文件十二个方面。三是院系层面:学校对每个专业都有外部专家参与的内部周期性评审,帮助院系全面审查所有学位项目的教授和学生培养情况,检查是否达到预定培养目标。四是专业层面:院系在每个新学年初始需要提交一份年度专业自评报告,其目的在于评估院系所开设的学位项目的实效性。五是课程层面:新课程申请、现有课程大纲调整必须经过院系教学委员会和课程专业委员会审批、同行评审以及外部考官的审核。

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管理架构

为了克服官僚层级体系的弊端、回避备受诟病的大学行政化问题,西浦利用现代网络的支持,形成了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管理架构,网络平台的核心是董事会和高管团队,负责学校战略和日常运行。外围是四大服务中心,其中学术事务中心负责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事务;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校办、财务、人力资源、校园发展与管理等;学生事务中心负责学生招生就业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信息事务中心负责品牌、市场和内部沟通、对外联络和服务、图书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四大服务中心的共同职责是配合高层管理团队为全体师生及其教学与科研活动创建友好、高效的服务平台。

一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互动创新,学校鼓励成立跨学科、跨院系的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建立学科群,通过学科群学术协商领导机制,实现学科建设谋划、教学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学科互动、共生、合作、融合和交叉创新。二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界限清晰、良性互动。一方面,服务支持平台运用行政权力保证各种服务高效运作,学术体系利用其学术权力按科学规律组织其活动;另一方面,行政和学术权力机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行政权力不插手学术资源配置过程,涉及学术判断和发展的事务均由专门的学术组织或委员会处理。学校所有职能部门不是权力机构,其职责是服务和支持。三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西浦努力搭建多元主体共同介入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学校的高管团队既接受董事会的领导,也接受来自投资者和社会的监督和指导。在“学生自治、学校引导与服务”的基础上,成立学生联络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正规渠道送达高管团队;在课程上建立师生联络委员会,确保教学过程的互动和改进;学校还成立了来自社会人士组成的各种咨询委员会、校外导师团队、家长联谊会,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当代大学不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政府、产业界、大学的共同努力,成为过去五十余年为世界发展带来福音的“创新引擎”,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大学将成为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西浦在育人和研究的同时,积极强化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作用。除形成开放式校园、与社会共享和互动的机制外,还专门成立连接大学、企业和社会的国际创新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多个领域的国际研究中心或研究院,通过高校、政府、企业的互动和深度合作,实现西浦与社会、与产业的共生和共赢。2017年,西浦与苏州市政府和工业园区共同建立西浦智库;2018年,西浦又与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市政府创建新时代发展研究院。

以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生存能力和质量

围绕提升人类生存能力和质量的使命,西浦在教育探索的同时,非常重视研究的战略布局。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积极创新与企业合作的机制,已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校企合作的新材料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研发集群。2015年,学校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约共建西浦科技创新平台,明确了“中外合作、开放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设方针;2017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西浦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国际创新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离岸创新中心等创新生态载体,促进大学创新资源与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结合,实现学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营造大学生态促进人类文明

如今,大学应成为社会体系中扮演催化剂的活跃子系统,利用其教育、科研、创新及全球知识网络撬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因此,西浦在努力通过学术社区的营造构建三层级互动的生态系统。一是“自然生态”,即校园物理布局应有利于师生互动、合作和学术社区活动的开展,在环境营造上提倡绿色环保理念;二是“知识生态”,通过制度、机制和文化的塑造,构建促进知识发现、传播和转移以及利于创新、共享和应用的平台;三是“社会生态”,开放校园、共享资源,与其他社会组织积极互动和友好合作。大学生态的营造通过大学与社会共生共赢不仅利于大学功能的实现,而且可以助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

创新、超越:融合式教育模式

创新是西浦发展的“基因”和动力。展望未来,教育如何帮助人类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肩膀上更美好地生活?西浦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未来的社会可能有10%的人会成为专业精英,即某个领域的专家,不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另外,约有20%左右的人会成为行业精英,利用新技术去开拓和领导新的行业。传统的高等教育集中在专业精英教育模式上,西浦十年发展也是这种模式的一种拓展和改进;但面对未来需求大量行业精英的形势,有待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西浦从2017年已经开始探索培养行业精英的“融合式教育模式”,即在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专业教育、行业教育、管理(领导)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把校园学习、企业实践、行业引领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把本科学习和在岗硕士研究融合;把学习、实习、研究、实践相融合;把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教育与实习和在岗训练相融合;把学习和实践、就业和持续深造、人才培养、研究和企业发展相融合。我们的使命是为未来新行业培育精锐力量和领导者、探索国际化高端应用人才培育和办学模式、探索新行业的发展模式及促进新产业的发展、为人们生存的困难或挑战寻求解决方案。西浦的融合式教育会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工业企业定制化教育;二是建设全新概念的西浦创业家学院;三是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营造利于融合型精英培养的、可以探索和试验未来社会几大问题解决方案的社会实验区。

西浦的尝试是新时代全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中国高教改革的一个典型缩影,它的诞生、发展、探索无一不显示出中国对于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勇气与信心,国家的快速崛起给予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大力改革创新的基础和实力,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社会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创造的空间,国际化合作办学和全球整合资源的机制使西浦引领教育探索成为可能,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人才培养是一个大的系统生态工程,大学只有把这个育人系统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营造好,才能重塑教育新形态,才能持续吸引更多的、不同类别的优秀人才在这个大的人才生态系统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共生与发展。大学要有好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紧密联系,美国的大学为社会服务主要通过“面向社会开放设施、面向社会传授知识、学生社会参与、教师社会参与、振兴经济与推动企业发展以及建立公共关系六个维度”来实现自身提升[4]。西浦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直接通过创业家学院和几大社会实验将其融入其中。(作者:席酉民 钞秋玲,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常桐善.能力、整合、自由:斯坦福大学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4):30-35,70.

[2]席酉民.以“复杂心智”闯荡世界—席酉民校长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8-07-10)[2019-06-05].http://www.xjtlu.edu.cn/zh/news/2018/07/xiyouminbiyedianlijianghua/.

[3]席酉民.以“和谐心智”赢得未来—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教师节致辞[EB/OL].(2018-09-10)[2019-06-05].http://www.xjtlu.edu.cn/zh/news/2018/09/xiyouminjiaoshijiezhici.

[4]陈贵梧.美国大学社会服务使命及其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101-106.

《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席酉民 钞秋玲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