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全省教育外事工作视频会议主会场
5月19日,2020年度全省教育外事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发表主旨讲话,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了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根据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对近年来我省教育外事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分析研判,对2020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外事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

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
郑邦山厅长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体教育外事队伍守初心、担使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文件,擘画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蓝图;注重平台建设,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拓宽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和双向留学,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了新时代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注重形象提升,开展一系列高层次多样性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丰富了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的内涵,提升了河南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注重民族认同,打造经典交流项目,密切了新时代对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新时代河南教育外事工作的根基进一步夯实,河南教育站到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郑邦山强调,要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势能与能力;要放眼世界,统筹把握民族复兴与百年变局两个大局;要立足河南,清醒认识河南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新要求;要聚焦教育,深刻领会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使命。
关于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外事工作,郑邦山指出,要牢牢把握提质增效总要求,进一步加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强化“党管外事”原则,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事业发展全局,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要成立党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把国际化纳入学校相关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抓实抓细抓到位。进一步强化外事工作归口管理,完善教育外事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外事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经费。要注重外事干部培养和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视野开阔、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育外事“铁军”。要推动事权下沉。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保证外事工作归口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工作重心,推动对外开放事权下沉至二级学院(单位),二级学院(单位)要配备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外事工作。外事部门要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单位)的积极主动性。各省辖市要在统筹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下沉至辖区中小学,支持在教师出国培训、师生对外交流等方面自主创新开展工作。要加强部门协同。积极与科技、外事、公安等部门协调,加大工作协同力度,争取在外籍教师聘请、临时因公出国(境)审批、涉外人员居留许可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相关程序,赋予部分省属高校一定的外事审批权。各省辖市教育局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工作机制,最大程度服务当地学校对外教育交流。各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学生、研究生、后勤等部门也要加大与外事部门的工作协同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二是勇于担当作为,探索教育跨越式发展新路径。要积极推动高水平涉外办学。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对接谈判,争取早日实现突破。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聚焦科技前沿和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以理工农医为重点,多开展一些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二级学院,着力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要进一步增强教育自信,利用河南历史文化和学科特色优势,打造大禹学院、仲景学院、河洛学院、卧龙学院、轩辕学院等境外办学品牌。要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要千方百计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高校任教。既要聘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要积极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永久居留、就医等提供便利,扩大教学科研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完善人才发展支持体系和关怀服务机制,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待遇吸引人才、以事业激励人才。要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各高校要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有条件的高校要设立专项资金,为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开拓更多渠道,增强学生国际参与意识和自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学校公派等形式,与国外友好院系开展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升培养层次与质量。
三是致力民心相通,打造内陆中外人文交流新高地。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做好与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区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打造区域教育对外开放增长点。加强工作协同,丰富内容形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中原风格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做好对刚果(布)精准教育援助,争取继续承办“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积极搭建师生友好往来平台,立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创新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提升河南形象对外传播能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做好属地管理,推进基础教育交流。各省辖市要充分利用友好省州(城市)关系,深入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要主动作为,创新思路,设立工作专项和经费,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出国培训力度,支持本地中小学与海外合作建设孔子课堂,选派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赴海外教学,提升中小学师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青少年海外研学旅行,鼓励中小学创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规范普通高中境外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更好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国际化学校建设,持续提升开放包容度、交往便利度,优化开放营商环境。要发挥高校职能,推动对外合作交流。高校要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积极开展双边或多边交流,参与国际联盟或组织,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要搭建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的频度和深度。加强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中心等高端教育智库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校可在设立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研究院的基础上,探索“国别/地区+行业”研究新模式。树立参与全球治理的意识与自信,积极推荐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持续培养推送国际组织人才。要充分利用主场举办高层次国际会议的优势把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共识、多边方案。
四是定位人心回归,稳妥做好对港澳台教育交流。要做好对港澳台招生管理工作,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要继续积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校际合作,构建交流平台,扩大港澳姊妹学校建设规模。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选派优秀教师赴港澳学校教学。继续拓宽豫港澳台青少年交流渠道,增进相互了解,增强港澳台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郑邦山要求,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进一步推进教育外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系统思维,提升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能力;坚持战略思维,提升把握大局和国际参与能力;坚持精准思维,提升科学施策和精细务实能力;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危机应对和风险防控能力。
郑邦山最后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河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外事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提升。
就如何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2020年全省教育外事重点工作,刁玉华副厅长提出要发扬教育铁军精神,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制定好出国人员、留学生、外教等人员返校复学方案,完善有关工作预案,精准施策,持续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要试点做好建设高等教育国际校区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推动合作办学提质增效,规范高中合作办学,创新开展地方合作项目,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国际化学校建设,实现更高层次、更优质量引进来;要加大孔子学院(课堂)内涵建设,积极稳妥开展境外办学,精准实施教育对外援助,规范和加强来华留学管理,实现更大规模、更好形象走出去。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刁玉华要求,各单位要认真传达学习,提高政治意识,在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上下功夫;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绩效监督,在完善制度、强化执行上下功夫;要着力攻坚克难,创新方式方法,在扩大交流、深化合作上下功夫。

2020年度全省教育外事工作视频会议分会场
会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教育局5家单位进行交流发言。会议省主会场设在省直机关综合办公楼,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和各省属高校分别设分会场。省教育厅机关各处室、驻厅纪检组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外事部门负责同志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