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相关要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云南省教育厅合作于2010年11月15日至16日在云南省腾冲召开了“提高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研讨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徐永吉副巡视员、云南省教育厅张国华副巡视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白章德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话。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巩万副主任主持了会议。
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2所各类型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交流部门负责人7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8所高校代表介绍了本校与外国高校进行的校际交流项目的典型做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巩万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作用、程序和标准,着重对通过校际交流方式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标准和相关留学政策进行了讲解,并回答了参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参会代表还就高校如何贯彻《纲要》关于提高国际教育交流水平、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希望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促进高校与外国高等院校间的校际交流。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徐永吉副巡视员对此次研讨会在促进高校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为高校提供相关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落实《纲要》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应政策向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监管处陶洪建处长、政策规划处王道余副处长也出席了会议并就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法规政策做了专题发言。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刘尔思院长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更新时间:2010-11-17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国际司、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1月14至17日在腾冲联合举办“提高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研讨会”。
我校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尔思代表学校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教务管理、国际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及管理等方面和与会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并根据学院的管理实际,从国际学生互换的运作机构设置、交流程序、申请程序、交换学生选课指导、课程评审认定、交换学生的跨校服务、学分互认流程、学分转移和学位授予及认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大家分享了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管理经验。
教育部国际与合作司副司长徐永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华、教育部国际司和省教育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巩万主持。
来自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全国30所高等院校的代表(包括5所云南高校)在两天的研讨会中就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中外学生互换、学历学位互认、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与研讨。
根据研讨会议程安排,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围绕研讨主题进行发言。
研讨会上,各高校代表反应热烈,积极参与讨论,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并提出问题,教育部国际司相关领导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说明。
徐永吉副司长在研讨会的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良好氛围和取得的成果,对进行主题发言的8位高校代表表示了感谢。徐副司长还对我国近10年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我国目前跨境教育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还就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来华留学教育等问题与大家交换了意见。
国际工商学院将认真学习和体会本次研讨会的精神,贯彻《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落实“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为提高我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做出贡献。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和览、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潘雪冬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