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部信息 > 正文

锻造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

2020-11-27 16:01 作者: 教育部 来源: 教育部 浏览:
摘要:锻造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 2020-11-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人事司党总支书记、司长 张东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

锻造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

2020-11-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人事司党总支书记、司长 张东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

  全会对教育事业作出了系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建成教育强国等目标。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紧紧围绕五中全会精神和教育发展大局全盘对表、全面服务、全力保障,下功夫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好、干部队伍建好、高层次人才聚好,切实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教育引导直属系统广大干部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对标看齐。坚决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推动五中全会精神在直属系统干部中落地生根。思想上学深悟透。及时将五中全会精神作为直属系统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引导干部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提高直属系统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行动上狠抓落实。用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审视干部人事人才各项工作,适应和符合中央新精神新要求的要加劲干、加紧干、加油干,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坚决调整、纠正和摒弃。同时,认真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系统规划,不断健全选贤任能制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锻造好干部。宏伟蓝图能否落地,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对标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五中全会精神,对表部党组对直属系统“四支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严格标准“选”。坚持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大局出发,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干部政治素质、班子政治功能、单位政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配备班子队伍,强化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大力选拔一批讲政治、懂教育、善治理、敢担当的优秀干部。聚焦本领“育”。围绕五中全会精神举办专题培训,瞄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分层分级分类的精准化培训,引导广大干部把五中全会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弄透彻,切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服务中心“管”。对照五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真正对干部负责。特别是,要抓好干部考核,突出政治素质考核、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考核、作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崇尚实干“用”。紧扣五中全会绘制的远景目标,注重让干部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中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及时大胆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三要集聚创新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牢牢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集聚优秀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大力提升“引”的水平。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扩大引才视野,转变引才模式,建立目标明确、分层分类的立体化精准引才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引才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评”的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决破除“五唯”,让各方面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持续做好“聚”的文章。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党管人才制度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推动构建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战略格局。进一步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持续开展专家慰问看望、咨询服务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