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1日 08:37 来源:南方日报
昨日,广州市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专家评审会在广州大厦举行。上午,天河、越秀、荔湾等7个城区现场PK,竞争3个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名额;下午,执信中学、广雅中学等7所中学同台竞技,争抢3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的名额。据悉,如此大规模地评审教育国际化城区和国际化教育基地,在广州尚属首次。
最终,天河、越秀和荔湾区取得3个试验区的资格,而广州外国语学校入选“133”战略的1个平台,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和广东华侨中学则当选为3个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此外,记者还从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口中获悉,今年是广州市国际化教育的启动年,广州将投入350万支持全市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被提上日程。
现场??天河区教育局长自评100分以第一名当选
“依据本人刚刚总结陈述的天河区十大竞争优势,我们给自己打100分!”只听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话音刚落,迎来台下阵阵欢笑声。这是昨日专家评审会上的一幕。据悉,最终天河区以第一名的成绩,当选为广州市3个国际化教育示范区之一。
昨日上午,荔湾、越秀、天河等7区为争得前三名同台PK。按照规则,各申报区有15分钟的申报发言时间,过时即“喊停”,申报内容包括区域(学校)环境、资源配置、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国际化的社会贡献四大块11个项目,随后是答辩环节,时限7分钟。
只见各个区都晒出看家本领,例如,越秀区拿国际化经费投入力度优势开讲。据介绍,越秀区每年的教育投入超过三分之一、接近二分之一的可支配财政,达18-20个亿。而从2002年起率先实施“英语教育工程”,区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2010年至今,越秀区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共计投入了约570万元。
而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从战略平台、高校资源、教育支点、师资优势、社会需求、经济支撑、科学思路等方面陈述。柳恩铭透露,数据显示,目前在天河区常住外籍人士达到2万人。
柳恩铭介绍,目前天河区内有上百个国际交流项目(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华师附中、华美英语实验学校、47中学等在内的9所高中,以及华阳小学、体育东路小学等24所小学。同时,天河外国语学校还将增设高中部及国际部,目前校址初选在华快三期渔溪路地块。
对于国际教育试验区的规划,天河区更是提出“131扩容”计划,准备增设2所外国语学校、6所拥有国际项目的中小学和1间少年宫。
溯因??国际化教育启动年350万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广州已经有近20所公办高中开设国际班。为何公办高中如此积极开办国际班?据透露,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和广州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建设亚太教育交流与合作广州机制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当中指出,双方将共同推进中国与亚太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常态化的交流与合作。
《框架协议》还明确,广州将教育国际合作延伸至学前教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全方位的合作,其中包括了“133”战略和“131”工程计划。所谓“133”战略是指广州构建一个建立在外国语学校基础上的国际化大平台,建3个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在广州市直属12个区内评三个国际化教育基地;而在此基础上细化推出的“131计划”是指在各区内建立1间开展3种外语教学的外国语学校,3间开展国际化项目的学校(包括1所小学和2所高中),还有1间国际化教育的少年宫。据了解,只有具备了“131”计划内容的城区才能参与评定国际化城区。
争当国际教育试验区究竟有什么好处?记者了解到,各区教育部门均希望借此争得更多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
“我们未来一定会通过政策做好牵引,做好国际融合教育和理解教育。”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雷忠良告诉记者,今年是广州市国际化教育的启动年,广州将投入350万以支持全市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教育部去年授予广州“亚太地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试验区”的称号,而“133战略”正是广州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质性举措。“以往国际化教育更多是高校在承担,如今在基础教育领域已开展探索,未来职业教育也要走向国际化。”
绘图:杨佳
◎声音
省政府督学、评委李伟成:
试验区评审有助纠正国际班逐利现象
随着全市多所公办高中如火如荼地开办“国际课程班”,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起。对此,记者采访了省政府督学、评委李伟成。“有些人认为公办高中开办国际班动用了纳税人的钱,我不这样看。教育国际化不是某些人认为的欧元化、美元化或留学化。我们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热爱中华文化且有国际意识和竞争力的新世纪人才。”李伟成表示,中国若不发展国际化教育就会被抛在后面,只能成为经济上的巨人而文化上的矮人。李伟成认为,在发展途中引用国际化理念和元素,更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而针对有些中学开办国际班被批评为敛财,李伟成表示,目前国际化教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确有个别学校存在这种低俗化的现象,“通过这次试验区评审,可以有助于纠正这一现象,学校不要为了短浅的利益而扭曲了教育国际化的真正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
实习生 江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