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 正文

周其凤:加强环境生态科学研究 建设绿色校园

2010-10-19 10:25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周其凤:加强环境生态科学研究 建设绿色校园 腾讯出国讯 10月15日-1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腾讯网作为此次论坛的紧密网络合作伙伴,对主论坛及分论坛进行网络直播。同时,腾讯网为论坛平行活动中国国际...
周其凤:加强环境生态科学研究 建设绿色校园
 
腾讯出国讯 10月15日-1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腾讯网作为此次论坛的紧密网络合作伙伴,对主论坛及分论坛进行网络直播。同时,腾讯网为论坛平行活动中国国际教育展的官方网络、官方独家微博合作伙伴,全程报道教育展盛况。

 


周其凤:加强环境生态科学研究 建设绿色校园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发言:
尊敬的章部长,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议,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容幸能够参加此次国际教育年会论坛,也很高兴能再次见到各位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大家知道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全球瞩目,标志着一个转折时期的到来。今年7月底,我参加了2010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与中外众多大学校长一起围绕各自大学在绿色校园建设与构建绿色知识体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组成了兄弟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
当前,全球能源、环境以及气侯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推动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全方位绿色变革,建立新型的生态文明。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府,应该在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变革中,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引领社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全球气候变化的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加强行动,兑现承诺上。我们举办此次会议,也正是要解决如何在达成思想共识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我们的行动,针对这一问题,今天我想在这里向在座各位嘉宾介绍一下北京大学在过去一年中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最新情况,并探讨高校在引领绿色未来,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作为以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大学,北京大学在借鉴环境研究和生态保护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对于绿色校园建设的独特理解。我们认为绿色校园建设的宗旨,主要在于加强校园有关环境生态方面的科学研究,注重环境保护,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师生环境意识,并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基于这一认识,北京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既注重在物理空间意义上为校园进行科学规划,加强节能减排,也注重在校园文化上倡导和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成为造就未来低碳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而实现大学对社会的引领作用。
发展战略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决定着大学拥有什么样的视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009年以来,北京大学将绿色校园建设提升到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整体谋划,大大加快了部署各项工作的步伐。2009年4月,为了更有效的整合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原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校园规划办公室更名为校园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加快推进绿色校园的建设,成为其基本任务和使命。这一系列战略布局的展开,显示了北京大学例行节能减排,创建绿色校园的坚定决心。
在具体措施层面,北京大学积极着手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首先构建科学的绿色知识体系,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大学应该首要在气侯变化、生物多样性、新能源开发等学术科研领域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构筑起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绿色知识体系。北京大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开始研究和探讨环境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追求和实践,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并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决策支持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使北大不仅有可能进行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需求和环境管理决策需要。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发展迅速,并在应对气侯变化,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除了依托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专业院系外,北京大学还发挥学科结构完善,文理发展均衡的优势,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中心,通过凝聚多个知识领域的合力,集中开展气侯变化,极其影响与事业方面的综合研究。
此外,课程建设也是校园生态教育非常重要的环境,北京大学建设绿色知识体系的努力,也体现在课程创新与教育理念的改革上。目前,北大有11个学科,近40门课程与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学校已将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内作为全校同选课的最基本领域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对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社会服务意识教育,致力于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中坚力量。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大学的重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为社会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志向远大,而又脚踏实地的领导型人才。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将成为构筑我国生态文明的一支生力军。因此作为大学的领导者,必须将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与校园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长久以来,北京大学始终积极鼓励学生发起和参与环保活动,并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文化中,在关注生态建设的浓郁校园氛围中,北大的环保类学生社团近年来蓬勃发展,表现十分出色。目前学校有环保类社团6家,长期从事环保活动的综合性社团16家,普遍具有参与度高,影响广泛的特点。其中最为活跃,也最具创新意识的是由北大团委和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于2006年共同创立的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旨在搭建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高端平台,引导当代高校学生投身环境、科研创新、绿色校园建设、环境教育推广等领域,培养和造就相关领域的青年英才。强调知行合一,是环境科学教育基地的突出特点,我们注重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通过开拓环保思维,展开切实行动,塑造青年学生新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我们注重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通过开展开拓环保思维,展开切实行动,塑造青年学生新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并注重环保活动的易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另外得到了校园内外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再次大力拓展生态建设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对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应仅仅局限在高校这一空间中,更应该自觉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中的前沿地位和社会进步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广泛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中,寻求资源融合与优势互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北京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走出了校园,力求引领社会公众更好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另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众多世界名校也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频繁开展在环境联合科研,学生交流访问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从而为高校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可持续校园建设提供了广阔前景。
北京大学是由世界10所著名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之一,全球能源,环境的现状评估及其对策,是联盟重点关注的议题。今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年会上,绿色校园的建设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大家一致同意在未来三年中,由各成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报各所学校在各自环境目标上所取得的进展。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合作正在大学创建绿色校园的过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以上是北京大学开展绿色校园建设以来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当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绿色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要使北京大学真正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在座嘉宾对大学在此进程中所应发挥的引领作用已经毋庸置疑,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是造就未来社会中核心人物的重要场所,数量庞大的青年学生将在大学阶段形成他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基本观念,从而对他们进入社会后的行为实践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大学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透过大学的教育与科研,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模式深入人心。想到这里,我们每一位大学领导者的肩上无不负担着重任,但是我们也应满怀信心,今天我们争分夺秒的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培养绿色人才,就是在为明天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是在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拓展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平台。我相信我们高校有能力,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肩负起这场伟大变革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并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