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 正文

杨慧林:中加高等教育合作的关键要素

2013-03-04 14:48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杨慧林:中加高等教育合作的关键要素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我想解释一下这次论坛给我的题目是中国加拿大高等教育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我把成功给暂时删掉了,我想谈谈关键的要素。另外我的基本的依据是人民大学和加拿大兄弟大学的合作的经验。所以我在这...
杨慧林:中加高等教育合作的关键要素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我想解释一下这次论坛给我的题目是中国加拿大高等教育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我把成功给暂时删掉了,我想谈谈关键的要素。另外我的基本的依据是人民大学和加拿大兄弟大学的合作的经验。所以我在这里有一些材料想给大家看一下。因为现在全世界都在谈教育国际化,无论我们走到哪儿听到的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国际化。我前不久在非洲访问的时候在那里提到也都是在谈国际化。我想中国的大学也一样,中国人民大学和52个国家187所大学作为伙伴院校。同时在港澳台地区有21所大学和人大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这样的平台的基础上,我们想象中的国际化是有五个10%作为指标的。我想最简单地谈一下我们的10%。
  我相信加拿大的朋友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和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会议的主题就可以比较深入地交流了。
  第一个10%是要求人民大学所有的课程有10%的课是用外语或者是用双语来讲授的。我们今年本科生的课程有95门是这样的课程,研究生课程有86门是这样的课程,算起来已经占了课程总量的5.3%,离10%的要求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但同时我们还有大量跟西方相关的课程要求的基本的材料都是基本上都是英文材料。我自己的领域宗教学和比较文学其实都是如此。
  第二个10%是,我们希望人大学者每年在CS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数10%是在国外的刊物发表的。CSSCI,美国也有类似的索引系统。这个总量应该是300篇左右,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作业,问了一下差不多有200篇,最后还有两个月,我相信还不会到300篇。同时我们也鼓励人大主办的学术刊物进入SSCI或者是ACI的检索系统。我想加拿大的朋友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但我跟欧洲的学者讨论SSCI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并不太知道。所以有一位牛津大学的学者帮我们翻译SSCI的时候,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所以有时候国外的学者都知道,说中国人最重视SSCI,他们对此有点不以为然。经常有人把它翻译成“double  stupid  chinese  idea”我们的学术资源是可以共享的,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论文一定要列入这样的系统。我们从1950年覆盖的资料,覆盖了人文科学的大部分的学科,这是大部分的学术文摘式的月刊,光这一项人大就有100多种刊物。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刊物。但如果真的把这些刊物变成全世界的学界可以共享的资源,我相信在英文的编校质量方面要下大量的功夫。我相信这点我们有特别大的合作潜力。
  第三个10%是希望人大的教师总数有10%是外籍教师,至少是全职的或者是讲一门课的教师。这个总数已经超过了,10.6%的教师是外籍教师。我们每年夏天有一个summer  school,不算这些一门课的,我相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各位可能知道,中国政府有海外文化教育专家的支持计划,中国政府有长江学者的支持计划,人大自己还有自己的讲座教授的支持计划。这些项目都可以为聘请外国专家提供支持。
  第四个10%是长期留学生的人数达到10%。今年大概是1900人左右,是在学生总数的8%,这个数据不包括短期的留学生。但问题是有一个参照的数据,人大的学生入学前已经有过出国经历的人我非常吃惊地发现是27%。所以如果跟这样的数据比,他们在人大来之前就有27%的已经出过国,所以在校期间的交流人数其实是明显不足的。所以这方面其实中国政府也有很多支持。人大也特别建立了校长奖学金,从本科生开始支持他们出国,有一个出国留学的经历。
  在此基础上我觉得中国和加拿大的高校进一步合作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而且我想中国人和加拿大合作是当代中国人有特别的基础,毛泽东当年写过一篇《纪念白求恩》,每一个人都知道白求恩医生,我们小学英语的时候都读到过,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所以我想这方面的潜力很大。我觉得有三项是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一是在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方面的合作。第二个是合办英文学术刊物,共同承担研究课题,共同发表外文的学术论文方面的合作。第三个是学者和学生的互访。下面是人大签的协议的理念的变化。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种协议其实没有什么用。当然它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合作和交流。另外,我们从将近200个合作伙伴里选了40个重点合作伙伴,他们分布在21个国家美国是最多的,加拿大有2所也是比较多的。法国2所、英国3所、德国3所、俄罗斯2所,日本4所。其他的都是每个国家1所。在加拿大的两个重点合作伙伴一个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我们发现在北美地区是高校众多,教育资源非常地丰富,而且中国学生第一外语大部分是英语,所以英语国家的高校竞争力是最高的。肯定是中国学生们的首选,澳大利亚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加拿大,从人大的情况看也是如此。比如说,我们从刚才的图表来看,加拿大的重点合作伙伴两个略少于英国,略多于爱尔兰和澳大利亚。但仔细看,跟加拿大学校实际合作水平现在还不能令人满意。比如说我们在8所跟我们交换学生的加拿大大学中,2009年以来其实只派出了16名学生,人大2009年有800学生出国学生,去加拿大的只有4人。所占比例只是出国学生的0.5%,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去英国的学生,甚至也低于去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的学生。和美国的情况相比差距更大了。美国25所学校有交换学生的项目,2009年一共派出194位学生。2011年一年去美国学习的学生就是97人,占出国学生总量的12%。除此之外有很多的数据没有很多的统计,我们跟密歇根、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等四所大学是孔子学院的合作单位。所以这四所大学之间的交流非常多。另外芝加哥大学把他们的芝加哥中心就办在人大的校园内,所以也有很多相关的合作。另外人大每年甚至选派教学管理人员去上面这些大学访问,而且是短期任职,这种交流非常地多,但是我们现在其实跟加拿大的大学还没有做这样的合作。
  所以基于以上的情况,结合人大的五个10%的政策,我觉得中国、加拿大的教育合作既有改进的余地又有发展的空间。我姑且归结成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的资源投入。第一是充分了解、充分介绍、充分借助双方已经有的交流项目和资助制度。包括中国政府很多支持计划和各个大学自己的支持计划,相信双方的沟通并不是特别地充分。
  第二,为学生交换提供更大的方便。我听到袁部长所说的非常地高兴,我觉得应该互免学费。现在在跟加拿大的合作伙伴谈的时候其他的都可以支持,但学费是不能支持的。
  第三,应该把双方学者的互访和合作研究、合作授课、学术会议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实际上会有更多的学术资源投入到双方的交流中去。
  第二个大方面,要有具体的合作项目。我想分成四点。
  第一,合作方的合成需求。第二是学科领域、第三是办学类型。第四是学术优势。根据课程需求可以互换或者是派遣教师到对方承担教学工作。我想人大是非常欢迎加拿大的学者来参与我们的教学队伍的。
  第二,扩大学生交换的规模并使交换常态化。
  第三是办学类型,应该根据学校各个不同的类型互换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短期任职。最后应该共同承担研究课题和发表学术论文。
  最后,应该有长远的制度保障。我想真正的教育合作,只能依托于学生、学者学术,而不是说一些空谈和协议。我自己也签过很多这样的协议,我对此没有太大的信任度,我觉得具体的合作更重要。
  第二我觉得真正的教育合作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大学的共同需求,这种需求一定是双向和对等的。真正的教育合作一定要着眼于长久的收效。
  人大从今年年底开始要启动青年汉学家研究基地的项目。只要是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任何领域有关的学者都要支持到中国来进行短期的研究。另外我们每年的国际夏令营非常欢迎各位学者前来任教,同时我们欢迎更多优秀的学者长期来任教,同时我们也会支持更多的学生出国学习,接收更多的国外留学生。所以5个10%的所有的力量都会向加拿大大学敞开。今天正好是人大国际文化节开幕的日子,所以我非常遗憾的是不能跟各位吃晚饭,我希望国际文化节可以变成我们跟加拿大的大学和学者进一步合作的契机和平台。希望明年我们可以迎来更多的加拿大的学者和学生。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