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权威解读 > 正文

袁振国、张民生做客人民网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

2010-03-04 17:52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袁振国、张民生、张志勇做客人民网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针...
袁振国、张民生、张志勇做客人民网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针

时 间: 2010-03-02 
地 点: 人民网 
 
嘉 宾: 袁振国、张民生、张志勇 
 
内 容:  2010年3月2日,纲要第七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纲要第二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素质教育战略组成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做客人民网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针

  •  
  •  


[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已于2月28日正式公布。今天我们人民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到了三位专家做客,和大家聊一聊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针。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三位嘉宾,他们是纲要第七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 [2010-03-01 14:12]
 
 
[ 袁振国 ] 您好。 [2010-03-01 14:13]
 
 
[ 主持人 ] 纲要第二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 [2010-03-01 14:13]
 
 
[ 张民生 ] 您好。 [2010-03-01 14:13]
 
 
[ 主持人 ] 还有素质教育战略组成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2010-03-01 14:14]
 
 
[ 张志勇 ] 您好。 [2010-03-01 14:14]
 
 
[ 主持人 ] 首先请三位专家谈一下这次规划纲要的背景? [2010-03-01 14:16]
 
 
[ 袁振国 ] 我先来谈一下,《规划纲要》是新世纪的第一个重要的文献,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果说这30年来整个中国教育发生的变化,包括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大体相当,所有这些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了人口资源大国。人民群众上学的愿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与此同时,人民对教育的要求更高,提出了上好学的要求。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要把一个人力资源按照大国向一个新的目标推进,这就需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和我们国家的地位相称,也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的要求。 [2010-03-01 14:16]
 
 
[ 主持人 ] 那么这个《纲要》现在处在什么地位呢? [2010-03-01 14:17]
 
 
[ 袁振国 ] 这个《纲要》是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南,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将要确定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这些目标的主要政策、制度和措施,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2010-03-01 14:17]
 
 
[ 袁振国 ]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谋划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蓝图和下一步的目标。 [2010-03-01 14:17]
 
 
[ 主持人 ] 与前几次的教育改革相比,这次《纲要》所涉及的改革特点是什么?实施难点又在哪里呢? [2010-03-01 14:17]
 
 
[ 袁振国 ]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对教育全局性影响,在一个关键时期形成一个关键性文件的历史当中,我想有三个文件是要提到的,一个就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第三个就是正制定的《纲要》。 [2010-03-01 14:18]
 
 
[ 袁振国 ] 如果说1985年的纲要是根据当时加快经济建设,既需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整个教育跟上经济发展形势的背景,确定要以改革体制为关键,来加快义务教育进程,发展中等教育的普高和职高为主要任务。而1993年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把教育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的背景。 [2010-03-01 14:19]
 
 
[ 袁振国 ] 现在我们的《规划纲要》就是要满足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在这个背景下是一个全新的要求。数量的发展、规模的发展是我们前十年的主要任务,而现在还要促进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公平,这是跟以前最大的不同。 [2010-03-01 14:20]
 
 
[ 主持人 ] 从实施来看,能不能谈一下实施的困难在哪方面体现的? [2010-03-01 14:20]
 
 
[ 袁振国 ] 教育工作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到千家万户。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需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需要有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现在整个的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深水区,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我想如果说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最大的困难的话,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在整个《纲要》制定过程当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诉求,而所有的诉求都有合理性,都是从每个人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教育的希望。 [2010-03-01 14:22]
 
 
[ 袁振国 ] 但是从我们规划当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怎么能协调好这些意见,也就是千头万绪当中理清思路,千差万别当中寻求共识,这可能就是最大的困难。 [2010-03-01 14:22]
 
 
[ 主持人 ] 谢谢袁所长,袁所长的介绍也让我们大家对《教育规划纲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场访谈之前我们也是搜集了大量的网友留言,从网友留言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老百姓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也希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加大改革力度。下面就请张厅长来谈一下这次《纲要》在研究制定时是如何回应百姓的呼声的?比如老百姓关心的减负、高考改革等? [2010-03-01 14:22]
 
 
[ 张志勇 ] 这次《纲要》的制定有很高的定位,总理一直讲要适应老百姓的期望。很重要的就是要呼应老百姓关注的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他们所关注的减负的问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包括高考改革的问题等都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和每一个家庭的切身教育相关的问题。 [2010-03-01 14:24]
 
 
[ 张志勇 ] 减负这个问题每个家庭都有涉及到,因为只要有孩子上学就要参与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来。所以负担过重的问题大家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学生的学习时间太长、学生上课过多、作业量过大,还有补课,假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些问题构成了我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 [2010-03-01 14:24]
 
 
[ 张志勇 ] 应该说我们的《纲要》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视的,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这次《纲要》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说《纲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来推进这项改革。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推进的话,应该说我们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2010-03-01 14:24]
 
 
[ 张志勇 ] 当然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辩证的来看,实际上我们说过重重在哪呢?主要是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上,作业量多少,学习时间过长这三个问题上。其实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方面重了,大家看到他是围绕知识的训练,围绕按照文化课的学习,围绕应考科目的学习,这三个方面是过多的。很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的话,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正常的吃饭、学习,时间怎么来合理的分配?实际上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负担是不够的,无论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还是人才培养角度来讲都是。我们现在要改变一个单一的学习结果、内容、状态,如果说学生的学习有兴趣的,我想我们的孩子学习负担就不会过重的。 [2010-03-01 14:25]
 
 
[ 张志勇 ] 所以同样的学习量有没有兴趣,同样的学习时间有没有兴趣,这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的被动和主动的。一定要辩证的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 [2010-03-01 14:26]
 
 
[ 主持人 ] 那么在回应百姓呼声方面,您觉得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有没有什么亮点呢? [2010-03-01 14:26]
 
 
[ 张志勇 ] 这个亮点很多,大家对于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的出路上,对于考试评价机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应该说大家都认为应该改变人才选拔单一的考试方式、单一的标准,通过这个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多样化。我想这些都是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重要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在这方面应该是一个亮点。 [2010-03-01 14:28]
 
 
[ 张志勇 ] 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强调教育家办学,这跟整个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的素质都是直接相关的。同样的老师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教学方法能不能得到学生喜欢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强调专业办学,强调专业素养的提高,这些都是给我们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2010-03-01 14:28]
 
 
[ 张民生 ] 特别说一下,山东省由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来减轻整个学习负担问题。为什么呢?还有一个因素,有一些地方政府以升学率考察学校,给学校派指标,要这个学校要怎么样,政府的错误观念。像GDP是所有的GDP,包括生态环境一样的道理,促进学校追求升学率,除了这种多元文化的原因、其他方面的原因,政府起了很重要的原因。 [2010-03-01 14:29]
 
 
[ 张民生 ]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设定地区学业负担的监测机制,这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去了解学生的负担情况,进行公示,这个事情地方政府要有一定的责任。很多地方政府引导舆论,包括用适当的措施、制度来引导,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应该说规划总结这方面的措施是非常有力的。 [2010-03-01 14:29]
 
 
[ 主持人 ] 还是政府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2010-03-01 14:29]
 
 
[ 张志勇 ] 刚才张主任谈到,实际上《纲要》开出了四个方面综合治理的方案,一个是政府,刚才张主任谈的非常到位,还有学校、家庭、社会。实际上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涉及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问题。实际上一些个别学校包括一些老师,学校的责任是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这是解决学生们发展的很重要的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很多人认为课程开的越少学生负担越轻,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课程开的越少的时候,学生的训练是单调的,学习的内容方式、学习的注意力转移都是不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的。 [2010-03-01 14:32]
 
 
[ 张志勇 ] 那么这个问题不是意味着开的课程越少孩子的负担就越轻,实际上要特别强调在减负方面,特别是素质教育方面学校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那么课程方案里面有它的统一性和选择性,课程方案不意味着都是统一的,因为国家在课程方案的设置里面有统一性的基本素养的课程要求,还有充分的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选择性课程。这两方面如果完全的贯彻好的话,会对学生的学习的合理负担,还有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调整都有好处。 [2010-03-01 14:32]
 
 
[ 张志勇 ] 学校的责任一定要很好的来全面贯彻国家的课程方案。这些问题我觉得《纲要》里面都做了相应的政策性的规定。 [2010-03-01 14:32]
 
 
[ 张志勇 ] 还有一个就是家庭,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百姓,包括社会上有很多舆论的声音,就是说学校减负家庭在加负,学校不补课,家庭到校外去补课。那么这些问题怎么看待呢?当然我觉得有一个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相互的沟通问题,实质上应该看到给家长一个很重要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好,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也好,不是简单的时间量所决定的。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时间长就一定比学习时间短好,这个教育质量的形成非常复杂。现在我们检测的结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已经得到了一个基本的结论,补课时间越长的地区总体上讲教育质量和学业水平不如补课时间短的地区。 [2010-03-01 14:32]
 
 
[ 张志勇 ] 这说明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单一的时间量决定的。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孩子节假双休日要有意义的度过生活时空。这里面比如孩子要学钢琴,或者是学跳舞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是在于孩子有没有兴趣,自己愿不愿意去学习这样的艺术。 [2010-03-01 14:33]
 
 
[ 主持人 ] 还是孩子的主观意愿。 [2010-03-01 14:33]
 
 
[ 张志勇 ] 主观意愿,另外家长让他学到的是什么,如果为了孩子的基本艺术修养,有了基本的素质,孩子不会把它作为一种负担的。如果家长把它作为一个升学的敲门砖,那它就转化成为极端功利的教育项目,这个时候反复的训练就会对孩子造成强烈的负担和排斥。所以我们看待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纲要》开出了四个推进路径,政府、学校、家庭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包括社会。 [2010-03-01 14:34]
 
 
[ 张志勇 ] 现在总理讲要给孩子留出读书的时间,实践的时间,了解社会的时间,那么社会就要提供活动的场所和时间,有一些资源就要向学校免费的开放。孩子要有到图书馆读书的机会,有走进社区了解社会的机会,有走进车间了解工厂的机会,这些都要有社会的支持。 [2010-03-01 14:34]
 
 
[ 张志勇 ] 所以我想减负问题是很大的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问题。 [2010-03-01 14:35]
 
 
[ 主持人 ] 谢谢张厅长,今天也是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三位专家做客,下面我想请三位专家就《规划纲要》引领我们的网友进行一个简单、快速的阅读,也就是说征求意见稿一出来是成文的,可能大家一下子也摸不清哪个是重点、哪个是亮点,能不能请三位专家分别就您觉得是亮点的谈一谈亮在哪?请张主任先来吧。 [2010-03-01 14:35]
 
 
[ 张民生 ] 因为参加了《纲要》制定中的专题调研,因此中间很多的调查研究了解了第一线的很多期望和很多意见,同时也了解了未来各项改革,包括反思的各种情况。刚才袁所长已经比较全面的说了,我举几个非常重要的亮点,第一条《纲要》的基本两条就是公平和质量,这两条是惠及全民的。 [2010-03-01 14:37]
 
 
[ 张民生 ] 《纲要》本身是真正为着人民的教育,为着受教育的人民,包括孩子,打下了科学的基础,引导了科学的方向。公平使每一个教育的儿童都能得到权利的保障,不能有学上就解决问题了,有学上了以后质量很差,办学条件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有学上、起点公平,还要过程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所以这个理念是我们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非常重要的体现,在教育上,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非常重要的体现。 [2010-03-01 14:37]
 
 
[ 张民生 ] 还有一个就是抓质量的问题,因为培养人的目的有两条,第一个是作为人力资源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第二我们“以人为本”,教育使人自身的潜能充分得到开发,自己的开发就获得了一种幸福,获得了一种包括对生活和自己事业的进步,都有了很大的奠基,是发展的动力。 [2010-03-01 14:37]
 
 
[ 张民生 ] 所以这样的提高就能保证自身发展充分,对国家的贡献到最大。也就是说刚才所说的,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体现在这。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核心问题,为老百姓、为国家,怎么能够通过教育的发展来推动整个国家所有老百姓的进步和发展。 [2010-03-01 14:37]
 
 
[ 张民生 ] 具体来说,比如公平问题,因为我从事教育工作时间比较长。过去是起点公平,现在是过程公平,通过提高师资队伍,通过传播先进经验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所学生,而这次把“公平”列为我国发展的方针事业,作为整个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基点,把中国的教育的性质定的是相当明确。 [2010-03-01 14:39]
 
 
[ 张民生 ] 同时在公平上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比如均衡发展的问题怎么样,提高过程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适合他的教育,既面向全体,又关注每一个人的个性,这里面比比皆是,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在后面的重大工程中有,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得我们中国的义务教育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社会的配置、条件的供给基本上是均衡的,这应该说具有权威性,而且要保证达到的。对公平的达到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非常确切的具体目标,有保证措施。还有义务教育的教师素质,办好学校是靠校长和教师,不是说人家说经济好转了,有比较多的经济实力了,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适合他的发展。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重大的亮点。 [2010-03-01 14:40]
 
 
[ 张民生 ] 比如说怎么用政策,特别是提到为教师住房有一个具体的措施,这个理念,这个目标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的,所以说国家的出发点是公平问题。从理念本身的地位到理念的实现,我觉得在这里是非常鲜明的一点。 [2010-03-01 14:40]
 
 
[ 主持人 ] 刚才您提到的亮点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据我从网上搜集网友留言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网友还是非常关注这一个问题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您刚才说的教师的住房问题,教师、校长的工资问题,您能不能具体的给我们谈一下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2010-03-01 14:40]
 
 
[ 张民生 ] 刚才这些措施都是非常具体的,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刚才说一个公平一个质量,保证质量的最关键点全球都是共识,就是教师队伍。所以这次在教师队伍中几个方面都全面展开,一个是教师队伍的培养,比如教师培养的师范性院校的有关要求,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当了教师要给他提供条件,生活的环境,使他能够安心从教,有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当教师,经过一些培训,使得每一位教师本身的素养提高得到保证。过去说城市有条件,农村就没条件,这就不均衡了,这次《纲要》里都非常明确的提出来,这条已经开始实施了,已经到达第一线了。 [2010-03-01 14:41]
 
 
[ 张民生 ] 那么住房的问题也在进一步的提出来,有待再去研究,怎么去制定,目标已经有了,路径也开了,因为前面的讨论中这个到底能不能放进去我们自己心里面也没有底,现在上面就有这个说法了,这个就可以去努力了。还有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里面,在岗位上通过他自己的评定,建设一些激励制度,本身有一个激励措施,让教师有一个内在的驱动,他自己愿意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这次的《纲要》里面,而且是比较重要的。 [2010-03-01 14:42]
 
 
[ 主持人 ] 您研究教育工作这么久,有没有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有什么优势? [2010-03-01 14:42]
 
 
[ 张民生 ] 我觉得现在作为一名教师的话,在面对《纲要》时,我自己的体会或者是心里的希望和责任感,就是看到这么严格的目标,不止是教师本身给了很多的目标和条件,更多的是给了希望。特别是年长的一代,在《纲要》出台以后面临着新的挑战,更有方向,让青年的教师有希望,本人的发展可以在教育领域里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教师本身也很有压力,因为这里面特别感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该怎么上,这对过去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包括刚才讲的减轻课业负担要有一个过程,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确实自己要有一种创新意识,会提很多希望。所以我想希望会有动力,动力就会促使他更快的成长,这对教师会有很大的推动力。 [2010-03-01 14:43]
 
 
[ 主持人 ] 谢谢张主任,我们这个《规划纲要》也是2010年到2020年中的10年,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看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还是要长远的来看待这个问题,能不能请袁所长来谈一下亮点,您觉得这个亮点在哪里呢? [2010-03-01 14:43]
 
 
[ 袁振国 ] 现在这个《纲要》的文本我们是分成四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总体战略的,序言、指导工作方针、战略目标。第二个部分是整个事业的发展,就是我们说的发展任务。第三个部分讲的是改革,要通过改革推动事业的发展。第四个是讲保障,包括教师的保障、经费的保障、信息技术手段的保障,还特别强调有十个大的工程项目,十个大的改革试点,这是一个大的框架,这种框架本身以前是很少这样安排的。 [2010-03-01 14:45]
 
 
[ 袁振国 ] 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框架?总理在会议上就希望能成为一个满足人民期盼的《纲要》,能成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纲要》,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国际竞争要求的《纲要》。这是三个大的背景,现在人民群众有什么期盼,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有什么样的要求,国际竞争的压力在什么地方。根据这么一个大的背景,在整个《纲要》制定过程当中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时代的背景,我们所说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2010-03-01 14:45]
 
 
[ 袁振国 ] 这个《纲要》的首先第一个亮点就是工作方式,从09年的1月份一直到3、4月份,整个社会得到了210万条意见,还有很多非常专业化的意见。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纲要》是集中了全社会的智慧来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成立了11个战略课题研究组,两位也参加了,有500多位专家进行集中研讨,对大家提出来的意见进行一一分析和研究,能采纳的尽量采纳。所以我想这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呼声,也是总理提出的意见和要求。 [2010-03-01 14:46]
 
 
[ 袁振国 ] 从210万条意见当中浓缩一些意见,再进一步的提炼到20、30条意见,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在这个《纲要》当中,凡是人民群众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都有所反映。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高校行政化的问题、高考改革的问题等,这个《纲要》里面都有。 [2010-03-01 14:47]
 
 
[ 主持人 ] 就是真正做到了纳全言。 [2010-03-01 14:47]
 
 
[ 袁振国 ] 这个《纲要》是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的《纲要》,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但是又要符合我们的国情,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这是这个《纲要》的很大特点。鼓舞人心的目标不是说畅想的越高远越好,而是根据现在的可能和需要来考虑,这个可能和需要现在提出来的总目标是基本实行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些概念以前都是没有说过的。那么这个目标对表达方法不同,就表明了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这个大的目标就是对未来发展任务的回应,而这个目标确实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2010-03-01 14:48]
 
 
[ 袁振国 ] 我介绍一个背景资料,就是什么样的叫“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怎样的进入,有没有条件,这是要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对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状况做了分析,特别是把发达国家和主要的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源,55个国家进行了人力资源要素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199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在55个国家当中人力资源的排位在46位,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们跃升到第29位,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提升到第17位。所以我们根据现在目前发展的要求和我们的决心,到2020年我们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前10位是有保证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和怎么样敢于提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理念。 [2010-03-01 14:48]
 
 
[ 袁振国 ] 为了让这样的目标变成现实,这次制定了工作方针,这个工作方针就是五句话: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里面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战略重点,也就是把前面的战略目标能够变成具体化的在教育上的落实。而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让这两个目标能够实现的保证,没有优先发展、没有超前发展这个目标是很难以实现的。但是如果教育自身去发展,而没有改革的动力的话,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2010-03-01 14:50]
 
 
[ 袁振国 ] 教育上的很多问题,现在深刻的感觉到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很多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光靠事业发展本身不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教育30年已经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义务教育当时在80年代的时候,只有60%不到的普及率,高中不到20%,大学就更低了,还不到2%。现在我们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现在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普及,高中基本上达到了80%,高等教育已经提高到了24%。这个事业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减负的问题没有缓解,有人说高等教育扩招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解决了吗?没有解决。 [2010-03-01 14:50]
 
 
[ 袁振国 ] 所以这里面很多的问题,高考的复杂性解决了吗?没有解决,高校的行政化倾向解决了吗?事业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事业发展并不能必然地带来这个事业的科学发展,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因此一定要改革。 [2010-03-01 14:50]
 
 
[ 袁振国 ] 所以这次《纲要》的题目是叫《国家中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改革是在前面的。 [2010-03-01 14:51]
 
 
[ 主持人 ] 改革是重点? [2010-03-01 14:51]
 
 
[ 袁振国 ] 《纲要》里面有一个概念: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2010-03-01 14:51]
 
 
[ 主持人 ] 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比如说高考的改革、减负的改革这方面都能实现吗? [2010-03-01 14:51]
 
 
[ 袁振国 ] 举个例子,为什么要改革?学校一定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慢,很有可能差距就拉大了,这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怎么办?所以这次要通过改革的办法,要把资源重新分配。择校说到底是择教师,学校很好但是教师质量不行人家不会来的。所以很重要的一个办法,而且是作为从地方上的经验总结得出来的办法,就是要促进校长和教师的流动,让学校之间的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重新整合,让教育的优质资源能够有效的重新配置。 [2010-03-01 14:52]
 
 
[ 袁振国 ] 再比如说生源,一个学校好不好首先是教师,其次学生也很重要,如果好的学生、好的教师集中到一块去,这个学校能不好吗?现在把优质的高中和优质的生源分配到初中去,不是说这个学校考得好这个名额就越来越多,这个学校考得不好名额就越来越少,不是这样的。每个初中都有相应的名额,到这个学校去可能有更大的机会,这样就能够把学校均衡发展,这是解决择校的根本举措。这次《纲要》要通过各种各样改革的手段,比如说通过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联盟,让比较好的学校和普通的学校进行结合,整体推进教育的发展。 [2010-03-01 14:53]
 
 
[ 袁振国 ] 通过这样一些强有力的改革手段,必然牵扯到人事制度的改革、经费的改革、其他的制度的改革,才能够解决择校的问题,其他的也都是这样的思路。 [2010-03-01 14:53]
 
 
[ 主持人 ] 听了袁所长的话我觉得特别有动力,就是说希望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能够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新面貌。那么对于亮点,张厅长还有补充吗?因为刚才您只提到了减负。 [2010-03-01 14:53]
 
 
[ 张志勇 ] 刚才两位谈了很多亮点,我个人对《纲要》的期盼很高。大家提出一个对《纲要》的执行问题,就是《纲要》能不能落实到位,我个人是很有信心的,这个信心基于什么呢?基于我对《纲要》的认识,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刚才谈到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积累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家都看到了,都知道教育必须要改革,那么这里边关键的问题就是现在需要国家提高教育的领导能力。 [2010-03-01 14:54]
 
 
[ 张志勇 ] 提高国家教育领导力是非常重大的课题,我们的《纲要》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10年之能不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梦想、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国家对教育的领导能力的提高。那么这个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纲要》里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制度设计,比如这个领导对教育的认识,也就是定位问题,我们提出来强国必须强教,总理一再强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我想这对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是空前的。所以把教育放在这样的战略位置上,涉及到中华民族能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地位来看,这表明了国家对改革教育的决心和意志。 [2010-03-01 14:55]
 
 
[ 张志勇 ] 第二个就是对教育的决策能力能不能极大的提高。我们一再强调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实际上这次《纲要》制定的本身是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典范,所以对这个《纲要》的制定之所以执行有信心,袁所长讲是呼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同时我们执行纲要的力量来自于哪里?还是回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上去,我们有很多制度设计,成立教育执行委员会、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实际上他在用积极的制度设计来推进我们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是第二个我们国家教育领导力会提高的制度设计。 [2010-03-01 14:57]
 
 
[ 张志勇 ] 第三个就是教育政策的执行力,我们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纲要》有很多的战略规划,谁来执行?能不能执行得好?这里面特别提到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长队伍的建设、大学去行政化,可以说这都是在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的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用更加专业化的、更有教育理想的、更能够承担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人来办教育,这是信心来源。 [2010-03-01 14:59]
 
 
[ 张志勇 ] 第四个就是我们的教育监控体系的建设,监管体系的建设。执行的怎么样得有反馈,得要看一看,有人看你做得到位不到位,做得不行总要有一个准确的反馈渠道来反映进展到什么程度的信息。《纲要》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的突破,特别强调要加强教育执法机制,教育执法体制和教育执法队伍的建设。教育的很多问题长期视而不见,关键是没有人监督,或者没有更有力的队伍、手段来监督这个法律的执行。这次纲要很重要的提出来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加强教育的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机制的强化,这就给下一步的监管提供了很重要的改革路径。 [2010-03-01 14:59]
 
 
[ 张志勇 ] 最后一个我特别看重的,国家教育领导力的提高很重要的保障,我们的《纲要》特别提到“要建立党和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这就是说有反馈体系、有执法体系,做得好的要得到表彰、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承担责任。我们要把国家的教育办好,整个教育发展的规划必须要做,违规的,做不到的就要承担责任,这会大大推进我们教育事业的改革。 [2010-03-01 15:00]
 
 
[ 张志勇 ] 张志勇所以我想我们对这个《纲要》的执行有信心,就是我们这个《纲要》里面对国家教育领导力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010-03-01 15:00]
 
 
[ 主持人 ] 谢谢张厅长。在节目的最后,不知道三位专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还有没有要补充说明的? [2010-03-01 15:00]
 
 
[ 张民生 ] 先说这么一个体会,刚才张厅长讲到了一些制度设计能够保证,这次《纲要》制定中,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亲历亲为,总理开了很多座谈会、听课,直接领导《纲要》的制定。刘言东同志做了很多会议,出国访问期间也有很多留学者都来参加《纲要》的咨询会。所以制定过程中间领导的重视,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榜样和示范。这也就是这个《纲要》确实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导读重视的,而且管得全面,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我们对此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2010-03-01 15:00]
 
 
[ 主持人 ] 谢谢张老师,其实刚才我听了三位专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真的是意犹未尽,希望能够有机会下次再和几位专家一起坐到探讨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节目就要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有对教育更多的要求和期盼可以登陆人民网教育频道,留下你们的宝贵意见。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0-03-01 15:01]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