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秘书长在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新闻通气会上的讲话
10月10日下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举行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新闻通气会。
江波秘书长做了会议讲话,内容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和中外朋友参加今天下午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新闻通气会。我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组委会向在座的各位,向多年来一直给予我们关注和支持的各位中外朋友和媒体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简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一)今年年会的基本情况;(二)今年年会的几个特点;(三)从数据看目前出国留学情况。
一、首先,我谈谈今年年会的基本情况。
经教育部批准,自2000年以来,我会开始主办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后来发展为“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每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十二届。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开放世界,教育创新”。同往年一样,年会由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两部分组成。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将于10月14至16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和京伦饭店)举行。将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总要求,汇集民间教育力量,共论在“开放的世界”格局下,教育领域的变化及发展走向。本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由基础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论坛、高端继续教育国际论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圆桌会议、教育全球伙伴关系圆桌会议、中意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与美洲大学对话、中加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等分论坛组成。
2011中国国际教育展将于10月15日-16日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北京结束后,将于10月18日-30日巡回于青岛、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和广州,预计参观本次7城市巡回展的观众将达6万人。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同类展会,中国国际教育展已经成为国内留学市场动态走向的 “风向标”。展会同期,众多海外国家机构,联合其驻华大使馆、领馆和知名院校在现场组织留学说明会,推介有关情况和签证要求及教育质量认证制度,观众可以同各国高校负责人面对面接触,信息详实实用。这些推介会将使留学者接触到最新动态信息,形成良好互动。
有关年会的详细情况和日程安排,请各位参阅会议发给的其它各种材料。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二、介绍今年年会的几个特点
与往年比,今年的“年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围绕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发挥优势,突出特点,结合年会主题,精心策划了主论坛和分论坛的议题和组织活动。今年9月28日,我们在京西宾馆召开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充分肯定我国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要求交流协会遵循党和国家关于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和交流协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交流协会章新胜会长和理事会也提出了“巩固成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开创协会事业新局面”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是年会是我们目前正着力建设的一个品牌,今年的年会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更突出面向行业、搭建平台的功能。今年的论坛在往年5-7个核心分论坛的基础上扩大到了11个分论坛,覆盖面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外院校项目合作、合作办学认证、学生流动、中加、中国与美洲大学对话等等,更加体现行业引领特点,覆盖面更广,同时论坛的专业化、学术性、应用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的国际教育展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学校参展,涵盖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亚洲五大洲,涉及从高中到研究生各个层次多种学科。规模大,学校多,能为有志出国留学的孩子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在北京的展会将有20个国家展团,分别由各自国家的使馆或权威教育机构组织,展会以国家展团为主。
三是年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们正努力将年会打造成在亚洲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大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开展中外民间教育合作和交流的全国性组织,一直致力于搭建开展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性重要平台。作为交流协会的品牌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和各界帮助,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这些年发展很快,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是享誉中外教育界的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年度盛会。但同国际上知名的国际教育年会,如NAFSA(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和EAIE(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为此,今后我们将在总结现有品牌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扩大潜力,加强评估和管理,拓展和丰富内涵和外延,不断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全面提升品牌的自我发展和辐射能力。按照立足中国-跨越地区-走向世界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统筹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推动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从数字看出国留学趋势
一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开展了调研,结合中国教育在线近年来在活动中的调查数据、中国国际教育展历年的调查报告,对中国整个出国留学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我们争取在适当的时机发布一份比较全面和权威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有些关于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年龄、热门留学目的地等情况,我愿意先在此向大家通报,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留学人员派遣国。1978-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190.54万人,现在外留学人员有127.32万人。根据数据分析推测,未来几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仍将持续增长。
(二)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是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变化的一个标志性年份。从2008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呈两位数增长,此后每年基本保持在24%以上的增幅。这个结论也可从接收国的角度观察。据加拿大驻华使馆分析,2011年中国学生申请赴加留学人数将超过过去五年的双位数增长,估计年增长率在17%-42%之间。来自美国Open Doors的报告分析,2009-2010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比上一学年增长29.9%。据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2010年,英国边境管理局颁发超过44,000份学生签证,比2009年增长26%。据意大利教育中心提供的数字,从2009年开始,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幅保持在30%,预计2011-2012学年将继续增长。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2008-2010年,赴德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年均增长9%-14%。对以上的增长的原因,目前我们正在做深入的分析。
(三)出国学习人群的年龄也正在发生变化。这里,我要先做个定义:国际上对“留学”(study abroad)的通用定义是“在高中后阶段的学校注册学习的境外学生”。数据分析显示,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是出国留学的主体,高中生申请出境学习预科或者本科则名列第二。2010年的一项对计划出国留学学生学历调研显示,本科生占62%,高中生占22.6%,研究生占近10%;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24%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6%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从我们对2006-2010年数据分析看,大的趋势是:虽然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仍是主体,但高中生的比例不断增大。从这个数据分析看,出境学习人员中有低龄化趋势。但请大家注意,我没有用“留学”两字。
(四)美国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国家的首选。根据2006-2010年的抽样统计,53%的人表示拟去美国留学。由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美国《2010开放门户报告》也表明,2009-2010年度,中国在美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留学生人数从98235人增至127628人,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美国大学第一大国际生源地。另外,按顺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也成为了出国留学的主要选择国家。
(五)自己申请和办理出境留学的人数呈增长趋势。抽样调查显示,32%有出国留学意向的人员选择DIY出国留学的方式,28%的人员选择全部依赖留学中介帮忙办理出国留学申请及相关手续,40%的人员选择“DIY+留学中介”的方式。数据显示近年来,上述40%的人员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直接参加展会,掌握信息,申请出国留学。
最后,我再次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本届年会组委会热烈欢迎大家的光临和指导,希望大家对我们进一步办好年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年会工作不断上新水平新台阶。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F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