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6-04-09 09:22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国家教育部 金之亮 黄桂荣 长江 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高等教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跨国教育输出(相对而言则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输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
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国家教育部    金之亮  黄桂荣 长江
 
    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高等教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跨国教育输出(相对而言则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输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和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形式之一,并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负责、学校包办、封闭运行的制度安排,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保障,责任共担和法制化的运作体制。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弥补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在体制安排上的诸多缺陷,同时还具备软性调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逐步提升国家教育功能、积极促进教育公平与平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完善我国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角度,还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都需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并由此来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而塑造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800多个,覆盖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某些教学领域的空白,增加了教育供给,促进了薄弱学科的建设,在满足公众求学需求的同时,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增加了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并在培养紧缺和急需人才的同时,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受到部分学生关注和欢迎的办学机构或合作项目。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注意到,从办学实践的整体上来看,还普遍存在着办学层次结构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不多、合作项目发展后劲不足,“精品”项目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因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政府关于“欲用国内教育市场置换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政策目标和初衷意图尚未达到。因此,必须遵循“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十六宇方针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克服低水平重复,鼓励引进优质资源,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相关的机构和项目办成可持续发展的精品,以不断培养和造就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性实用人才。
 
    21世纪的教育是一个日趋国际化的开放系统。培育中外合作办学精品,是教育国际化竞争的需要。而学生的国际流动、跨国合作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将使我国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竞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和项目能否生存和发展将取决于其“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样取决于其“产品”能否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在培育中外合作办学精品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机构或项目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又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借鉴别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较新教育经验和教训,掌握最新国际教育动态,引进不断更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缩短与国外教育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对国际教育先进水平的追赶与超越,在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参与合作和合理竞争中,持续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客观要求,针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尚未达到的目标和未来设定的愿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少走弯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需要树立超前观念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虽然不断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离真正意义上的观念超前。理念创新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前位的观念是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和动力,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速度很快,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从以学生流动为特征的留学生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跨国教育模式。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教育市场,我国高等教育和教育外事的政策研究者,决策制定者和项目管理者仍然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与时俱进。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着眼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对办学活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统筹规划、归口管理、政策引导,作为教育机构的组织者和操作者也要富有战略眼光,抛弃旧的条条框框,敢于创新,善于开拓、勇于实践;要根据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机构或项目的自身特点正确定位,在不同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的项目中开办出各具特色的机构、学科和专业。
 
    2.应当实施强强联合
 
    国家希望通过对外合作办学途径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新兴的专业设置和成熟的教学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不高、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注重经济利益等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国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与我国直接进行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还比较少。在类项目里,中方只能提供低层次的外围服务,只能当“徒弟”,却很难成为“师傅”,因此就很难做出自己的品牌。只有在强强合作的前提和原则下,引进国外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和教育模式,在不断消化吸收并且转化为自身改革和发展动力的过程中,努力挖掘和发挥国内合作机构的比较优势,才能使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得到质的提高和发展,才能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有效维护我国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实现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才能在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强强联合中实现“双赢”,才能培育出精品办学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外交途径的补充和政治的延续,不断传播和灌输本国的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实施文化软权利的侵略;某些极端的国外宗教势力也借机实行各种宗教渗进活动。我们不能不顾及我国的具体国情而把国外教育领域的全部理念和所有原则简单地全盘搬入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我们要注意防范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不合理的价值取向损害我国教育秩序正常功能的发挥;我们要在本国高等教育优先权的前提下,根据公平、共享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体制安排,引领中外合作办学活动逐步向我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靠进。因此,国内在大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逐步开设各类涉外课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要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实现中外优势互补;要把好质量关口,防止鱼目混珠,切忌急功近利;要注意防止国外一些低质量的教育机构和教材涌入,以免贻误学生,造成损失,损害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的声誉。
 
    3.必须改善管理机制
 
    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使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通向成功的基本保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块试验田。其管理体制在形式上多表现为课程、教学、科研、职员、教师、资金和劳务的结合,但由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在深层次的内涵方面则体现为跨文化的相互融合、冲突与吸收。因此,应该摒弃那些阻碍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该实行“政校”分开,成为真正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项目主管)负责制,并建立科学公正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董事会成员不应仅限于合作办学利益各方的人员参加,还应当吸收与办学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参加,以有效地汇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接受监督,从而有效地确保办学过程中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帮派体系或家族式的管理,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机制不断适应良性运营和健康发展的要求。
 
    4.强调具备市场意识
 
    十余年前,外国大学选择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时,主要还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将教育作为产业加以输出,并抢滩中国的教育市场。《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赶性事业”,同时也规定合作者“可以取得合理回报”,即国家允许境外教育机构可以商业存在的方式与境内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但是,国内合作方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监控和输导,要引导国外教育机构不断超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坚决防止营利性教育买卖的风波,更多注重校际之间的实体与长久合作,把发达国家的“教育输出”逐渐导向到“教育合作”的轨道上来。
 
    教育产品是教育服务,具有商品的属性,并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而形成教育市场;公众在教育市场中的“购买”行为形成了社会对教育的消费性选择。教育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动力,这只“无形的手”已经越来越有力的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学校的办学专业、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该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主动适应社会这个外部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并接受外部市场的检验;在妥善处理好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矛盾,并维护和兼顾办学、教学、就学三方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应当主动适应学生这个内部市场,引进“学生顾客”意识,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将专业和课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服务于顾客。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付费来获得这种特殊商品及其服务。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接又学生这个内部市场的检验。对选课率高、学生满意的课程应大力发展,对逾课率低、学生有意见的课程,应限期改进或淘汰。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市场服务的意识,严格兑现承诺事项,保证办学公开透明和学历。学位证书的合法性,教育产品才能得到欢迎和认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得到发展、延续和壮大。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