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验:高中中外合作办学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5-17
佴永锦 江苏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目前,江苏省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共有27个。
经历了这些项目的审批、实施的过程后,我们认为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应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合作办学的目标定位要准确。现在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合作办学,主要目的:一是扩大影响,提升竞争力;二是吸引更多生源,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我们认为引进合作项目应着眼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要能够满足目前学生及家长的需要。
二、不可全盘拿来。现在不少合作办学机构打出“原汁原味”、“100%外教”的牌子。其实100%引进的东西未必就适合我们的学校。引进时一定要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当然了“各办各的”,只有合作之名就更不足取了。
三、合作办学协议、合同是管理的基础。对于国外的很多教育机构而言,合作办学有着很浓重的商业气息。
这一点,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回避,只要我们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坚持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和学生利益就可以了。但这些利益的保障,最直接的依靠是双方签署的合作办学协议或者合同。因此,我们的学校与国外签署协议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指导和借鉴却非常少。
四、要把好外籍教师聘请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取决于师资。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提供的课程是由外聘师资承担的。
但外方合作机构通过何种途径聘请?聘来的师资是否符合教学要求?这些问题对于师资质量都关键,但中方合作机构大多不知情。如何在中外合作双方间建立一个透明的、规范的聘用外籍师资的机制,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