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优质教育资源?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时,国内教育机构应当把握那些原则?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制定《条例》和《实施办法》的主要出发点和根本指导思想。《条例》和《实施办法》中许多导向性条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理解和判断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例如《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又如《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国教育机构与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的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等等。
我驻美国某总领事馆教育组对领区内已在中国开展合作办学的美国有关大学及教育机构进行了一次调研后,就如何理解和把握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了看法和建议,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水平或者办学特色,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课程、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来说,本领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有:1、在国际上具有特色或者成功办学经验的学科和专业;2、知名院校;3、一般院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或者其它资源;4、一般院校的非知名的、但却是国内急需的学科和专业或者其它资源;5、国内急需、具有先进性和特色的课程和教材;6、国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如具有先进性和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或者考评方法;7、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等等。
优质教育资源是相对的。就外国教育机构而言,首先是地域上的相对性,有些学校不一定国际知名但在本国是一流的,有些在国内不一定知名但在省里、州里是数一数二的学校;第二是办学层次上的相对性,实施高等教育的大学和实施学前教育的幼儿园无法相提并论,各个教育层次上都有办得很好的学校,就像拳击手,一个重量级冠军和一个轻量级冠军,同样都是优质资源一样;第三是办学类型上的相对性,例如美国有些大学以招收本科生为主,学生规模不大,招生条件严格,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在校生全部是精雕细刻,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很高,它和哈佛大学那样的研究型大学就无法比较谁的资源更为优质;第四是学科专业上的相对性,一流大学不是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的,美国一些州立大学的某些学科和专业就超过著名大学。在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方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商学院肯定名列前茅。但在国际贸易本科教育方面,南卡罗莱那大学这样一所州立大学近几年却始终排在美国的前3位。
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时,国内教育机构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应当了解学校的外部环境,了解国家需要什幺样的人才,市场需要什幺样的人才,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前一定要进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二是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管理经验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改善师资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选择外方合作伙伴。在与外方进行接触、商谈合作办学时,一定要弄清对方合作的目的,并对外方合作者的背景和资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防止受骗上当。在可能的条件下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同时,要警惕境外敌对势力、宗教组织利用中外合作办学进行政治和宗教渗透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教育主权。四是切实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导,坚持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学校外事部门要加强归口管理、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
总之,国内教育机构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自身定位和目标选择最为重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选准外方合作学校,选准办学层次,选准合作内容,选准合作模式。要突出特色,创出品牌,注重质量,努力实现“双赢”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CFCE.CN)